合作学习中的几个误区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合作学习中的几个误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场面颇为热闹,气氛也相当热烈。但笔者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之后,却总感觉很多课堂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课堂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一丝遗憾总萦绕在心头。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误区:一、对抗代替了合作争鸣,表面热闹而实效不足。笔者听了一节单元复习课。教师上课就宣布复习检查的方法和规则,采取男女生对抗的方式,两组轮流由一方出题,点名对方上台答题,根据答题情况给两个小组得分。令人吃惊的是,教师话音刚落,训练有素的学生就自觉按组坐定。细看,沿着教室的中轴线泾渭分明,一侧是清一色的男生,另一侧是清一色的女生,仿佛是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只见一名男生走到台上提问,他没有找那些显然已经胸有成竹的女生来回答,而是点起了一个深埋着头的女生。结果,没有答对,不能得分。男生一片欢呼。女生也不示弱,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孩很快也走上讲台,提出一个更难的问题,在女生的指点下,把一个蜷缩的男生叫起来。我分明看到了很多充满嘲笑的幸灾乐祸的眼神,掌声响起来,男生也错了!教师随机应变,补充规则,本组被叫者答不上来,可以请求援助,就像王小丫的“开心词典”一样。一来二去,交锋激烈起来……而我在这热烈喧闹的场景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固然,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讨论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是对的,但让学生的竞争演化成敌对,依靠挤的相互干扰,降低了学习效率。无独有偶,笔者听了很多研讨课,均存在此类情况,甚至在优质课评选和公开课上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竞赛和男女生对抗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或者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或者打击一方鼓励另一方,或者做两面派,挑起双方争斗。听后感觉很不舒服,这种以性别对立为代价的学习对抗,是否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窝里斗”是否违背合作教学的初衷?确实到了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时候了。二、在合作学习中缺少教师指导,学生合作讨论的话题不集中,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笔者在课堂上发现,当学生自主学习时,一些教师无所事事,甚至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和合作题目的特点出发,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放任自流,合作学习活动浮于表面。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在学《爱莲说》一课时,有位执教教师就把学生分组之后出示了四个讨论题: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2.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3.作者为什么要写莲?4.本文采用了那些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请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就一直在等待学生的讨论结果,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每人要么自己埋头钻研,要么乘机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学生讨论不出作者写莲的意图,领会不出作者的感情,教师就匆匆结束,那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岂不是吃了夹生饭?教师此时不能只是一个分工者和旁观者,而应该把握住教学时机,适时将学生引向深入。三、小组中缺少分工,学生参与面不广。在一节作文课上,教师让学生进行片断写作。写完后,小组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最好的进行交流。当然,小组的交流集中在小组里二三个作文尖子身上,看完他们的文章,代表也就产生了,一节课,八个小组,只有六个小组有机会展示,大多数同学都做了一节课的观众,欣赏了优秀生的习作。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欣赏作文的优点,还是审视作文的不足,二者哪个更重要?合作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变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然而现在的很多课堂是优等生展现风采的舞台,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哪怕是在小组交流中,差生展示和参与的机会也微乎其微。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参与、讨论和表现展示的机会。(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平县明集中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