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况课件整理(1-8讲)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自然辩证法概况课件整理(1-8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大地伦理学

利奥波德在他所创立的大地伦理学中指出,要把人类 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

通成员。他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因此,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应该尊重这个生态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他还强调,有机个体,包括个人,在重要性上总是低于生物共同体。

大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深层生态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大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和纳斯等人的深层生态学等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大自然不断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就是说,大自然存在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的价值。在人类带来价值观念之前,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价值了,即使所有意识都消失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仍将留在自然界。

广义的价值——外在价值(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

? 工具价值 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作用,即外在价值。 ? 内在价值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赖于他物的优异的特性。

自然的工具价值

? 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阐述了自然界的十种工具价值,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 经济价值

? 生命支撑价值 ? 消遣价值 ? 科学价值 ? 审美价值

自然的内在价值

? 自然界具有创造性 ? 自然界具有主体性 ? 自然界具有目的性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 ? ? ?

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

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

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

- 16 -

传统发展观

? 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的。

? 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陷在于它误认为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是不会枯竭的,即使由于短时期内资源的供给小于资源的需求,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种短缺也会得到补充。同时,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也未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

零增长发展观——罗马俱乐部的发展观

? 罗马俱乐部是1968年由来自西方各国几十位专家组成的一个非政府组织,他们在1972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被西方称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该报告指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以及污染承载能力都存在着极限,它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限制,使增长存在一个极限。如果无限制地追求增长,就可能很快达到地球上的许多极限中的某一个极限,最终使得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为了避免灾难的突然降临,现在就必须自觉地抑制增长,使人口和资本保持稳定。

? 由于《增长的极限》一书用词激烈,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也难以推行,所以反对和批评的意见很多。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其一, “满足需要”的概念,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应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其二,“限制危害”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即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 ? ?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性原则 发展的可持续性——持续性原则

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除了包括可持续发之外,还包括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

? 以人为本 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全面发展 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

- 17 -

? 协调发展 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思考题

1. 评述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2. 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四讲 科学认识的形成

本讲内容

? ? ? ?

科学的划界(5—10)

科学问题的提出(11—14) 科学事实的获取(15—19)

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20—24)

什么是科学哲学?

? 科学哲学的两种写法:

? Scientific Philosophy,即科学的哲学,意指这种哲学是科学化了的哲学,而不是非科学或伪科学的哲学;

? Philosophy of Science,即关于科学的哲学,意指这种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 科学哲学的初步定义:

? 科学哲学是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概念、定律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逻辑结构。 ? 概而言之,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它研究的目的是增进我们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哲学研究什么?

? ? ? ? ? ? ? ? ?

科学划界问题 科学结构问题 科学的功能问题 科学评价问题 科学检验问题

科学发现的方法和证明的方法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 科学发展的模式

- 18 -

案例:美国的“创生科学”事件

? 1981年,美国的阿肯色州曾发生过平衡对待“创生科学”和进化论的诉讼。当时美国的公立中学教的是进化论,但有些宗教信仰很坚定的人支持所谓的“创生科学”。创生科学试图综合上帝创世说和一部分现代科学理论,主张如下的观点:⑴宇宙是突然从无到有地创生;⑵虽然自然选择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生物起源;⑶大多数动植物是创生的,动植物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改变;⑷人和猿有着不同的祖先,人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⑸灾异(如大洪水)是地理变化的原因。 ? 这些创生科学的信徒向阿肯色州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在公立中学平衡对待创生论和进化论。这一事件引发了教育界和司法界的一场大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创生科学是不是科学?如果它是科学,那么应该进入中学教学内容;如果它不是科学而是宗教信仰,那么按照现代国家政教分离的原则,就不允许进入课堂。

? 这一争论涉及到科学的特征是什么。最终,法官奥弗顿认为,科学知识应具有5个必要的特征:⑴受自然定律的指导;⑵它利用自然定律,具有说明能力;⑶它受到经验世界的检验;⑷它的结论是试探性的,不是终结性的;⑸它可以被否证。据此,奥弗顿判决创生论不是自然定律,是不可否证的教条,所以不是科学。

? 奥弗顿的判决也引起了科学界和科学哲学界的争论。有些科学哲学家虽然赞同奥弗顿的判决,但不同意判决的理由,认为科学划界应有更为细致、更为多元的理由。

科学划界——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

艺术领域无真假之分,非科学并不可耻。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具有某种 特别的本质,这就预设了一个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

当非科学试图装扮成科 学时,就会成为伪科学

- 19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