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邓晶 单位 石景山区六一小学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体验是学生感知知识、获取知识、验证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体验中能够轻松的学习。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以感知和体验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建构和内化。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属于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常见的量这部分知识。“认识整时”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课学习包括两部分:钟面结构和认识整时。本节课后续学习认识半时,认识分、秒等知识。本册教材中结合了大量的学生活动情境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将“时间”解释为:“物体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这个定义哲学性较强。时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于是,我阅读了刘加霞老师《儿童建立时间观念的研究》一文。儿童建立时间概念形成分为生理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系统。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推理认识时间。即儿童首先建立对一个“标准时间单位”的认识,然后,通过“运算”或数要估计的时间段中包含了多少个标准的时间单位。在一年级上册怎样帮助学生找到时间单位呢?例如:课间10分钟,吃一顿饭的时间等等。 我查阅了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版教材。我发现在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所以体验式学习使

1

联系方式 13146560709 认识整时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一年级 数与代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单八元 认识钟表 用于本课的教学。纵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对于时间的学习分为几个阶段: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单元学生要学习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单元要学习对于其他时间的学习,如4:15,、4:19等。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单元要学习认识时间单位秒,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要学习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一年级是学生主要是对于时刻的学习,三年级是对时间单位的学习。本课是一年级学习时间的起始课,要对钟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进而再学习整时和半时。学生头脑里有了表盘的印象,对于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帮助很大。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通过前测,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具有认识时刻的能力,对于钟面的结构并不陌生。从前测也反映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同,认识的水平不同,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 我的思考: 1、 在教学中将学生原生态的、不系统的认知进行梳理。 认识整时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没有认知困难,那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是真的很“浅”,没什么好讲的呢? 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会感受到数学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获得对数学不同的认知。这些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认知,这些认知深浅不一,没有形成知识系统。虽然学生认识整时已经不存在困难,但这些知识支离破碎,不够系统、全面,所以我觉得“认识整时”教学不能走过场,只停留在对整时的原有认知的层面,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地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头脑中的已有认知,促进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的完善与重新建构。 2、 直观操作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成数学知识。 数学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 具有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这对于数学学习是宝贵的财富。但他们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知识。如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提升抽象成数学知识呢? 创设一个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情景尤为重要。制作“巨大的钟面”的活动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用心观察、将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融洽。他们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亲自参与操作活动,在直观操作中渐渐抽象出数学知识。

2

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通过制作表盘活动认识钟面,抽象成数学知识。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结构,正确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的方法。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小钟面。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认识整时,形成体验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课外知识,激发兴趣 全课总结,实践应用

开听钟揭示体验1:制体验2:认总结方法 体验3:动手活动 认识电子表 游戏:找朋友 课外知识 实践应用 结3

4、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 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1、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 师:我们听到的是大头儿子爸爸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制作表盘,认识钟表 1、交代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你们见过钟表吗?能做一个钟面吗? 教师出示一个大圆粘在黑板上。 2、借助记忆,集体交流制作大钟面。 师: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什么? 学生交流,钟面有数、表针、小道道。 引导学生明确:有12个数、12个刻度、长的表针是分针 ,短的是时针。 (1) 在表盘上摆出12个数。 (2) 摆出12个刻度,明确有12个大格。 (3) 摆出时针、分针,了解时针分针行走轨迹。 学生用手比划。 师:像表针这样运动的方向我们叫顺时针方向,如果运动方向跟它相反,就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