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韵-解说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宋之韵-解说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词坛新声

由公元第一个千年,进入第二个千年,与晏殊同时的范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他文不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但确有几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尤其是《岳阳楼记》,尤其是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可是说是千古不朽的。同样,词只流传下来五首,却有两三首是宋词选本必选的,俨然是一大家。同时代的晏殊和稍后的欧阳修,虽然也算政治家,但主要还是文士。他们的词,风格都没有脱出五代绮丽柔媚的风格。范仲淹则首先是政治家,他的词透出政治家的胸襟和底蕴。因而,虽然还是绮丽的,但要疏朗遒劲的多。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写景先由上而下,云淡天高,黄叶飘坠;再由近而远,淡淡的秋色,淡淡的寒烟,斜阳映照,水光接天,水天之间,是一望无边的野草。这里碧天,黄叶,翠烟,斜阳……五色斑斓,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秋景。极目望去,“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由向往中的天外家乡转入下片的乡愁。而思绪则由远而近,从望家乡最后回到眼前,即词人站立的高楼上,词人在这里喝酒喝得太久了,“明月楼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承受不住了,想去安歇,希望能在好梦中回到家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里面折叠着多少人生的忧患,概括的岂止是一般的乡愁旅思。

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元昊在银川称帝,于是与北宋发生了战争。在连续失利的情况下,范仲淹被调到防御西夏的重地延安来对付西夏。他在这里整顿州兵,实行屯田,使形势稳定下来。下面这首著名的边塞词,就是在这边防前线写的: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用“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个概括性的句子带出,点出地点是塞下,时间是秋来,环境是风景异。即与词人家乡所在的江南大不一样,然后用一些最能代表边塞风光的事物和现象来突出所以异的地方:大雁南飞,马鸣风啸,号角呜呜,龙卷风旋出尘柱如烟,落日中一座孤城紧闭。环境如此恶劣,气氛更是肃杀。在万里以外的这地思家,只得用浊酒来强自按压。然而,将军满头白发,征夫满面流泪,在“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夜间,谁都睡不着,因为“燕然未勒归无计”。西夏还没有被征服,没有办法回去。

欧阳修认为范仲淹这首词调子太低沉,称之为“穷塞主”,就在一首词中说,“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认为这才真像个元帅,才真算得是边塞词。其实一比就知道,欧阳修只是说些廉价的豪言壮语,范仲淹则还真有些大将

风度。

这首词沉雄悲壮,是宋词中难得的一首边塞词,给北宋词坛吹进了一股新风。对苏轼扩大词的表现领域,是有借鉴作用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过,从词的发展来看,第一个把词当作话筒来向生活呼号,以爆出内心远处安顿的悲苦,使后世如同听到春雷乍响一样惊起的,还要数里程碑式的词人李后主。他固然算五代时人,但死于宋王朝建立十九年以后,代表作也都是在死前那几年创作的。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李后主的词是蘸着自己的血写出来的。不错,他的词是情感裂变放射出来的冲击波,是痛彻心髓的强自按压的呻吟。他倾诉的不是痛苦的原因,而只是痛苦的感受。后人从他词中接收到的,也就只是人失去了依托,找不到立足之境的悲哀,从而容易产生共鸣。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些词写的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题材,都是词人燃烧的悲愤,撕裂的痛觉。要使词从风花雪月中跳出来,李后主的词可以说起了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晚一辈的王安石,也沿着这个路向,写过一首《桂枝香》,凭吊六朝的兴废。

王安石作词不多,但他的词意境高远,眼界开阔,这首《桂枝香》,也是宋词选本必选的。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上片写深秋的时候,词人站在南京某个高处,也许是他晚年退出官场后居住的钟山上凭吊这座古城吧。“登临送目”起句开门见山直切主题。由于已经是深秋,长江也就特别清澈,像展开一幅白色的绸子。望远处,是攒簇在一起的山峰映照在残阳中。然后,是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转到近处,则是酒店门口的酒旗在西风中飘动。这是由远景摇到近景的一幅秋光图。气势虽然开阔,但词人的目的是慨叹六朝的兴亡,因而用冷色调处理,使人读起来总不免有些压抑感。

下片抒情,顺水推舟,把读者推进词人所设置的境界中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