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幼儿园家长培训讲话稿:关注家庭教育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市幼儿园家长培训讲话稿:关注家庭教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如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快乐

(2006年2月17日在石家庄金色童年学校为该校教师讲,根据现场讲话整理)

各位老师: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问题,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如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快乐》。

前些日子,我第一次来金色童年学校,一位老师就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运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改变这个孩子的现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第二个问题,是一些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历了太多好人吃亏的事例,于是开始感到困惑,到底是教孩子学好呢,还是教孩子学坏?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的出现也是难免的,但是我认为,比解决这些单个问题更关键的,其实往往是老师和家长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反应?是着眼长远还是草率处理?而这种心态恰好涉及到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问题。因为不同的处理方式,必然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他们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从九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我讲第一点“保持快乐的心情”

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现在虽然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是从做了父母第一天起,就感觉到很累。

一位孩子的母亲曾经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她老公工作很忙,平时没多少时间管孩子,只是在每天吃晚饭时,问孩子的功课、查孩子的成绩,如果孩子有些过错,他就会在饭桌上训斥孩子,常常使晚饭吃得很不开心。她问,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该怎样克服?

我告诉她,如果孩子的父亲平常工作很忙,只能在晚饭的时间采取一种讯问的方式来教育,甚至在饭桌上训斥孩子,这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家长们要学会在面对孩子时微笑,平时即使再忙再累,回家之前,一定要把单位带回来的情绪留在家门外,进了家门就是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很阳光、很温馨的。否则你用一种处理公务的效率和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不可取的,这样也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孩子需要家长保持一份好的心情,才能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只是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也会慢慢地学会敷衍了事。

还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社区幼儿园的亲子互动活动,幼儿园的负责人请一位家长在座谈会上发言,这位在单位当领导的家长站起来就说:“我认为幼儿园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孩子的组织纪律性……”大家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如果你用一种企业管理的模式,板起面孔来进行幼儿教育,那么,你传播给孩子的就是一种不快乐的心情。 接下来我讲第二点“营造快乐的环境”

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一门古老而新鲜的学科。绝不是识识字、学学英语而已,在适当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才会他们终身受益。 当有记者问一位获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一身最有影响的教育是在哪个学院,哪个导师那里获得的时,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那里老师教会了他要讲礼貌、把玩具放整齐、还要保持清洁的习惯……由此可见,幼儿阶段的情商教育是多么重要,而培养孩子的情商,没有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环境又是不可想象的。

很多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从零岁教育开始的早期教育,德国人卡尔

?威特,日本著名教育家、小提琴家铃木镇一都是其中的代表。

据我了解,很多家庭里都是母亲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而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管得相对较少,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不太圆满的,甚至成为一些家庭不快乐的因子。在幼儿园、小学现阶段,孩子接触到的大多数是女教师,在家里又是和母亲接触比较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存在一定的缺憾,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夫唱妇随的家庭乐章才是真正完美的,才能奏出快乐的家庭旋律。因此,父母一起来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将有助于快乐家庭环境的形成。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对待孩子的态度都不应该改变。对那些存在隔辈教育现实的家庭,最好能把两代人教育子女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真正快乐的成长环境。

我认识的很多家长,他们经常把孩子带到广场、公园,或者在接送孩子时,参加家长会当中,主动地别人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相信,随着专业家庭教育咨询业务的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

下面我讲第三点“学会快乐的表达” 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少家长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就会学会说话,所以没有对这个问题特别上心。很多家长热衷于孩子参加各种器乐、舞蹈班等等,其实只要稍稍留心,就能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特长,而且根本不用花钱去学习。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开始跟他说话,强调一些词汇,比如手指,气球,红色,爸爸、妈妈等等。虽然孩子暂时听不懂,但是在你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丰富夸张的表情面前,孩子都会受到情绪的感染,有时甚至会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些就像埋在心里的种子总会有发芽的那一天。

因为发音不仅和舌头的正常发育有关,也和孩子的听力关系密切。所以一个语言表达清楚的孩子,通常都是思路清晰、身体器官发育正常,乐观向上,能较好地与人沟通的孩子。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准确的语言教给孩子,有些家长以孩子说小孩话为乐,比如教给孩子“洗手手”、“吃饭饭”,认为孩子说话必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其实这恰恰使孩子步入了一个学习语言的误区,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很长时间都不能完全消除。

比如有一位家长曾经问我,他的女儿都上小学了,还有一部分字说不清楚。做家长的很着急,但是又觉得当面纠正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她有时也怕别人笑话,问我该怎么帮助她女儿呢?其实一切问题放在0~3岁来解决都不是问题,年龄越大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多和别人进行语言的交流、多朗读课文、练一些绕口令,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正如卡尔?威特的家庭教育理念所说的那样:“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接下来我讲第四点“进入快乐的游戏”

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有一个关于玩具火车的故事,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能够非常大方、非常快乐地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他的小伙伴波来可西,也得到了父母的称赞。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孩子因为玩具多、价钱贵,不但没有收到玩具带来的有益一面,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变得不快乐起来。有些孩子见到什么就想要什么,家长不给买就哭闹。有一位两岁多的小女孩,家里有很多玩具,几乎是见什么就买什么,慢慢地她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往往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她的。比如在儿童游乐场有很多小朋友,如果她正在玩某一玩具(或儿童娱乐设施),本不是一个人玩的,别的小朋友来了就非要让人家走(她认为那是她自己的),否则就大哭大闹。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孩子一个人玩玩具的时候太多,也缺乏与人分享快乐的心情。现在有不少家

长惊呼,孩子的消费怎么这么高?为什么孩子这么自私?孩子为什么这么孤僻、不合群?我看,主要还是大手大脚惯了,也没有注重孩子“玩商”的培养。 其实除了给孩子买玩具之外,我建议家长多鼓励幼儿玩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游戏活动,学会在游戏中和小伙伴们相处。

另外,也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手工制作玩具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制作一些玩具。比如玩沙就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玩沙的随意性和自主性比较大,因此比起一般的玩具来说,玩沙更加有助于孩子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玩沙可能会弄脏衣服,就阻止孩子玩沙,这样做是不对的。家长应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玩沙。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塑料的小铲、小桶、漏斗等等,让孩子变化花样、尽情地玩,还可以让孩子在沙地上完成各种“建筑”、在沙地上写字画画等等。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玩沙,并通过玩来启发孩子、教育孩子。玩沙对孩子感觉、观察力、想像力以及手部精细动作等的锻炼,都是非常有益的。

接下来我谈一下第五点“享受快乐的动手”

有些家长没有让孩子动手的习惯,或者可以说是“残忍地”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举一个什么例子呢?就举一个吃饭的例子。

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孩子夹一个丸子,夹了半天没有夹起来,孩子的奶奶就想帮他夹,被我拦住了。为什么呢?孩子完全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做得慢也好,家长不能代劳,否则,日积月累,就害了孩子。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在德国,老师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纪小的、不会用勺子吃饭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一个刚刚入园,只有3岁大的格碧妮小朋友站着不动,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老师让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势启发她自己吃饭。可是,格碧妮不会抓着吃,呆呆地坐在那里。老师耐心地用手比画着教她,却丝毫没有要喂她的意思。直到吃饭时间结束,格碧妮一口没动的饭菜就被 “没收” 了。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都有些不解。但是请大家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我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上肯德基,正好碰见了一个曾经跟我的孩子一起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武术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吃汉堡的时候,我看见这个小男孩的母亲在喂他吃,我感觉到非常奇怪,这个孩子武术学得这么有板有眼的,为什么吃饭这样的规定动作却要妈妈来帮助呢?我觉得主要的责任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因为作为家长,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连孩子吃饭都要喂,孩子怎么能独立?怎能学会关心别人?又怎么能享受到自己动手的快乐?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言论,发表在《莫愁?家教与成才》上,引起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进了监狱,他的母亲为了凑够去看儿子的路费,变卖了家里仅有的一些值钱的东西,又花了几个晚上嗑瓜子,准备了一袋瓜子仁送给狱中的亲人……孩子都进了监狱了,母亲还在替他嗑瓜子,这位母亲替孩子操劳得还少吗?我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理性的母爱,但是有人告诉我,这是亲情,但是我觉得,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因为往往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没有理性的爱导致孩子产生了错误的世界观,这样的孩子也很难产生自立自强的信心。

春节前后,是很多单位招聘人才的高峰期。有一个大学生参加面试,刚进门,就被考官pass掉了,为什么呢?因为考官在这个大学生进门的瞬间,看见了这个考生是父母陪同来的,更可笑的是父亲为了给儿子打气,帮他推开了面试的大门,母亲为了镇定儿子的情绪,又给

孩子“喂”了几口水。

所以我觉得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动手,让他学会为别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总在等待别人为他做点什么。

下面我讲第六点“面对快乐的选择”

前不久,在省会的山楂树——成长在线论坛,我们讨论了一个“胡丁琦现象”:在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琦一人囊括了四项冠军、两项亚军,创造了这项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然而,为了这一刻的荣耀,胡丁琦从5岁开始就一直接受着父亲胡东振的“耳光教育”——每天不得不枯坐在钢琴凳前6—8个小时,三年时间里她一共挨了父亲近400个耳光。而胡东振为了女儿成才,也戒了烟酒戒了肉,并且变卖了家产。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教案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争论,后来这些观点由《燕赵晚报》的编辑进行了精心的编辑,并刊载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我对“胡丁琦现象”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这让我想起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培养儿子傅聪练琴的事,只要傅聪练琴稍有停顿时,傅雷就抓着他的头往墙上撞,而且傅聪后来也成为了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

孩子辉煌成功的背后是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因此,胡丁琦的父亲在女儿载誉归来后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他不会再逼女儿学钢琴。傅雷先生在他著名的家书中也郑重向儿子道歉,他说“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的确,粗暴的方式也可以造就人才,但是这只是一部分家庭的成功案例,对大多数家庭,棍棒和重压之下没有打造出人才,而且以牺牲孩子幸福的童年为代价,这种教育方式在局部取得了成功,但是对整个社会风气而言,却带来了损害。 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兴趣需要培养,激发这是不错的,但是不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而且学习的目的要明确。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先后就上过很多班,比如先是声乐,然后是武术,接着是国画,之后是美劳,现在是中国象棋,都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因为孩子的兴趣也是多样性的。孩子通过兴趣学习,充实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开发了智力,增加了快乐,这才是最大的收获。我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以后,从事的专业可能并不是他原来的专业,或者他本人又学了第二专业、甚至第三专业,这是很正常的。而我们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的时候,是抱着孩子将来从事职业的角度来进行的,为什么要在孩子选择学习班的时候许诺孩子一个未来呢?这个未来能够许诺吗?

还有一位家长曾经问我,孩子今年五岁半了,家里给他报了绘画班和围棋班,现在还准备让他学英语,不知是否学得太多了,这样是否对孩子有利。 我觉得,让孩子同时参加几种专门培训班,要根据客观情况来判断有利还是不利:首先,为孩子报的这几个班,是否都是他非常感兴趣的,孩子有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培训的专业水准是否比较高;第三,培训班地点离家的距离是否不太远,能不能让孩子在参加专门培训之余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玩耍。如果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让孩子同时参加几个培训班就是可行的。相反,如果报培训班时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紧张乏味的学习中,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他们大脑的发育造成损伤。 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要因材施教,要从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且不要对孩子学习的结果期望过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也不至于抑制孩子活泼开朗的天性。

下面讲第七点“品味快乐的相处”

我碰到过一个十分依赖妈妈的孩子,4岁了,还总是离不开父母,玩耍、睡觉都要父母陪着,父母离开一会他就又哭又闹。他对父母的依赖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上幼儿园怎么能和别的孩子很好地相处呢?

这种情况和孩子平时的生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有些家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在家里的时候,孩子绝大多数时间又主要是和父母待在一起,这就等于剥夺孩子的自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