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8亿元逃债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农行8亿元逃债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辽宁葫芦岛一家企业缘何在半年内在农行贷款剧增,又全部转为不良

随着最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股改提速,想要搭股改“便车”以将历史债务一笔勾销的企业也蜂拥而至。

在有“山海关外第一市”之称、距离北京仅三小时车程的辽宁省葫芦岛市,有一家成立之初就在为当地政府承建“市政形象工程”世纪大厦、可以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设加油站、即将建成当地首家五星级酒店、在葫芦岛“说话很好使”的民营企业集团――辽宁志达集团。 这家企业自诩的经营理念为“厚积薄发,有志必达”,其企业标识介乎于“志”与“杰”字之间,据称是师法毛泽东书法;而“志”字与其创始人赵宝杰名字中的“杰”有着“浑然天成”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杰出者,必有志”!

就是这家很有“志”气的民营企业,在今年三四月间,突然开始出现贷款逾期不还的状况,并一度引起破产传闻。这家总资产11亿元的企业集团,绝大多数资产来自在农行葫芦岛分行的8.5亿元贷款,后者目前已全部转成不良贷款。如果不是农行系统的交叉审计发现漏洞,并报请农行总行进行专项审计,这家企业很可能将顺利地搭乘股改“便车”,将过去的负债一笔勾销。

此后,葫芦岛农行的不良贷款率急遽攀升了近两成。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此“示范”作用下,当地很多民企都准备效而仿之,并开始进行资产转移。一位在农行葫芦岛分行工作了十余年的资深人士坦承:“搞不好,我们在当地民企的几十亿元贷款不出几年功夫,都会变成不良贷款。”

在过去的银行股改中,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农行改革,是否会又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葫芦岛农行内部一位知情人士援引一份农行内部交叉审计材料的结论,称之为“一起银企勾结的逃债案”,并称有关当事人还在继续掩盖问题。

15人下岗清收

早在2008年夏,农行葫芦岛分行因为志达集团破产逃债案发生人事地震的消息,即逐渐传播开来,整个葫芦岛分行上下被免达15人之多。 7月17日下午三四点钟,《财经》记者在葫芦岛农行分行办公大楼内部看到,该行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一系列人事任命,迎接新行长。

在此次会议上,辽宁省分行决定成立志达集团清收工作组,由葫芦岛市分行行长、分管副行长任正副组长,负责志达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贷款的清收、保全、处置工作,以期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这一工作组由15名相关责任人组成,均被要求下岗清收,视清收情况再做处罚决定。其中,七人来自葫芦岛分行,包括葫芦岛分行前任行长、后调任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的杨树良,也被就地免职后回到葫芦岛清收这些不良贷款;八人来自葫芦岛分行下属的连山支行,即志达集团的主要贷款责任行,从连山支行原行长刘凤芹到驻志达信贷员王守军均在此列。 “这些人在清收阶段的待遇是扣除‘三险一金’之后,享受葫芦岛市最低生活标准。”农行辽宁省分行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8月,这一清收小组开始常驻连山支行,分成追债组、诉讼组、处置组等三个专门小组,全面开展工作。其中,追债组主要对志达公司贷款的抵押物形态、担保情况、债务连带关系及变现能力进行全面彻查,采取多种措施,尽最大可能收回贷款;诉讼组主要对贷款凭证、资产变卖的法律效率及是否存在法律瑕疵进行全面核实,积极做好诉前准备工作;处置组负责对志达公司资产的后续变卖做好准备,全面掌握资产的变现能力。

案发后,根据农行总行提供的背景材料,肇事的志达集团近年来经过多次合并、重组和分立,通过旗下多家企业和关联公司,累计从农行获得的贷款余额为8.5774亿元,占农行葫芦岛分行2007年底贷款额50亿元的17%。

《财经》记者调查获悉,至事发前,志达在农行的所有贷款全部转为不良。其中已经纳入该行风险资产科统计范畴、意味着被列入“损失类”的净不良金额达2.3亿元。

这些贷款中,5.8亿元为抵押担保贷款,其余为保证担保贷款。目前追债组已完成对企业基本情况的彻查,收回贷款利息170万元;诉讼组已经完成对志达公司贷款凭证、资产变卖的法律效率等方面的全面核查;处置组已经完成对抵押物的全面现场核实。 清收组成员李永对《财经》记者表示,志达的资产超过10亿元,“清收是有保障的,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来自葫芦岛分行的有关人士直言,依靠目前的清收小组来追回损失并不现实,除非有总行或司法的介入。

志达与赵宝杰

处于事件核心的志达集团,是葫芦岛颇有影响的民营企业之一,旗下有建筑公司、加油站、建材超市、酒店等多项资产。其中,成立于1998年3月的辽宁志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历史最久,也是其骨干成员企业。其官方网站称,“现在集团房地产年开发能力达到15万平方米,由千余名专业人员和百余台施工机械组成的工程建筑团队,更是以其专业化的施工获得省优、市优等多项荣誉”。

此外,志达旗下还有辽宁方圆国家标准样品油有限公司、葫芦岛中心商贸有限公司、混凝土公司等多家企业。根据该公司网站的最新数字,目前该集团总资产11亿元,固定资产8.9亿元,注册资金3.12亿元,员工2000余名。

志达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赵宝杰生于1963年,初中文化。葫芦岛当地与之熟络的人士称,赵宝杰早年卖豆腐,随身带着瓦刀做点装修活。据当地媒体报道,他“从小工程承包起步”,1983年到1990年,在寺儿堡建筑工程一工区任主任;1991年到1993年期间,在计委工程公司担任副经理;1994年创办志达实业总公司,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固定资产就达上亿元,成为辽宁省葫芦岛市颇具影响力的建筑企业。

葫芦岛当地知情人士称,赵宝杰出身底层,为人豪爽;即使在发达之后,仍能放下身段拉拢关系,对为其提供商业机会者从不吝钱财,加之勤奋肯干,由此打开了局面。 志达与农行的渊源在集团公司尚未成立的2001年1月已经显现。据志达集团网站大事记所载:2001年,葫芦岛市志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即被农行辽宁省分行授予aaa级信用等级证书。到了2005年9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葫芦岛分行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到志达集团现场办公、调研,迈出了银企合作、互惠共赢的新步伐。双方的关系之密由此可见。多年来,志达一直是农行的重要客户,并拥有很高的授信额度。

随着农行注资股改的进程逐步推进,志达在葫芦岛分行的贷款也与日俱增。从2006年6月到2007年初,农行葫芦岛分行连山支行对志达集团的新增贷款,从3.8亿元激增至8.5亿元。农行知情人士称,期间有不少暗箱操作,操作方式主要是关联担保,以及“绕规模”“破笔”,将贷款由大化小,突破审批权限而实现。据介绍,该集团在农行的贷款档案就有100多本。

不过,到了今年三四月间,志达开始拒绝还本付息。资料显示,截至审计完成时,志达集团没有偿还的贷款利息为4000多万元。根据其贷款规模,至今未付的利息,约在七八千万元。

关于志达集团无力偿还贷款的原因,有经营不善、政府主导向银行甩包袱和资产转移逃废债三种说法。

赵宝杰对《财经》记者一口否认了志达即将破产的说法,并称一个崭新的五星级酒店即将建成,该集团经营状况良好。他认为债务纠纷来自政府行为,“由于市政府要求把世纪大厦计入银行不良资产,后来农行追究责任人,才导致人事换血。”至于他本人,“去年开始银监局查我,没有查出问题。”

赵宝杰含混的说法,在葫芦岛分行有关人士处得到了进一步解释:“志达希望政府来承担相关贷款的偿付,但政府不愿意,适逢农行股改,于是有人希望可以由农行来帮助化解和剥离。”

时任葫芦岛分行行长、近期调任四川分行的任建民,则反驳了这一说法。“政府有什么权力把银行的钱处理成‘不良’?是志达自己经营不善,不能按时还利息,所以成了不良资产。”任对《财经》记者表示,“志达可能是经营链断了,摊子铺得太大。” 据《财经》记者了解,辽宁当地凡是有问题的银行行长,大都被“异地交流、降格处理”。此前在锦州分行任职、到葫芦岛分行工作不足半年的任建民,就因为志达等问题,被交流到农行四川省分行任个贷科副处长。

是经营不善还是企业故意逃债,抑或联手地方政府逃债?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农行葫芦岛分行内部亦有不同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缘于志达频繁变动的公司分立、资产转移行为。

逃债路径

2006年6月27日,辽宁志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志达股份)将旗下的部分地产“北方家园”分立为葫芦岛市新新家园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新新家园),这次看似普通的分立,对其银行贷款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此次分立,新新家园承接原志达股份一半的注册资金1.02亿元,并承接了所有的债权、债务。原志达股份则带走了1.277亿元注册资本金。仅仅几天后,志达股份即重新增资为2.4238亿元。此后,新新家园所承担的贷款则被农行认定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中的一类)。

2007年5月的农行内部审计报告中称,“经审查,连山支行贷款企业葫芦岛市新新家园实业有限公司,是由辽宁志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存续分立形式设立的新公司,承接了原有债务,现有贷款六笔共9860万元,均未到期,信誉良好,无欠息,抵押担保合法有效,查询信贷征信系统,他行无不良贷款记录,本次该行拟认定次级贷款形态,不符合次级贷款核心定义。”

葫芦岛农行另一份内部审计资料,对志达案的定性则更为明确,称其为“银企勾结”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志达集团的习惯做法是通过“虚假分立、虚构债权,进行债务转移”,然后再利用新设立的没有债务的公司进行骗贷。

经《财经》记者调查探访获知,志达集团从一穷二白到现在超过10亿元的资产积累,与其多次分立转移资产、逃废债密不可分。亦有知情人士称,志达在成为农行的主要贷款客户之前,此类手法早已反复操作。

除了公司分立和债务转移,逃废债的另一个途径是虚增抵押物价值。上述知情人士称,志达集团的优质资产早已转移,“给农行的都是不值钱的烂东西”,“在他早期做承包生意时,就有逃废债的习惯,”该人士透露。赵宝杰曾指着自己集团旗下的一排轿车说:这些就是用来抵债的。

在葫芦岛,人尽皆知的一个事实是,志达在葫芦岛市黄金地段承建的世纪大厦,尽管已是烂尾楼,却以高价抵押给了农行。这座建筑面积逾4万平方米的大厦原本为葫芦岛市政府的“形象工程”,但建成后却因为“质量有问题,验收不合格”,已被弃置多年。 农行内部人士称,此楼真实价值最多能达到5000万元,但农行将其作为抵押物时估价超过2亿元,平均每平方米约6700元,而相同地段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楼房的价值,只有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志达集团事实上有着经营状况非常好、现金流有保障的优质资产。其中,辽宁方圆国家标准样品油有限公司(下称方圆公司)旗下的志达加油站几乎都设在葫芦岛黄金地段,被公认为“利润奶牛”。

然而,农行贷款能否追索到这些优质资产尚不得而知。一方面是志达集团旗下资产权属之复杂、变更之频繁,让局外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志达集团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财经》记者对志达集团工商资料的调查过程中,有关律师透露,工商资料已被当地市局的领导“控制”起来,不再允许外界查询。 一个蹊跷的事实是,方圆公司法人代表在2007年已悄悄由赵宝杰变更为徐永生。后者据称只是方圆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

艰难的自查

早在2007年五六月间,当时的葫芦岛分行内审部门历时十天,对当地分行下属四个支行进行了不良资产清查审计,已经对志达集团的某些正常贷款被界定为不良提出异议,并报告了辽宁省农行。

另据农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底,农行辽宁分行对所有法人类客户贷款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清查过程中,对志达集团的贷款风险已经有所关注。

2008年初,农行辽宁分行的新班子要求从严规范经营行为,加大了对风险贷款的管理力度,对志达集团采取了控制总量的授信管理,志达集团的信贷风险逐步暴露。基于“该集团贷款不能按期归还,形成不良的情况”,辽宁省分行成立了专项核查小组,对集团经营情况、风险情况和贷款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

志达贷款问题在农行内部曝光,源于农行内部为股改做准备,实行交叉审计制度;即不同省份的内审人员对各省农行进行审计,以进行股改前的资产摸底和风险排查。正是农行云南省分行在审计葫芦岛分行时发现问题,认定该企业信用额度过大,而且集团公司下面有的分公司贷款已经出现损失,并据此上报了总行。

近日,农行总行有关负责人在书面回应《财经》记者采访时却称,志达集团贷款形成不良,是因为发展过快,经营管理不善,又长期依赖银行融资,并擅自将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终于在2007年企业资金链条绷紧,最终断裂,难以偿还正常银行到期贷款。 辽宁省农行有关人士也对《财经》记者说,志达究竟“是企业的问题、政府的问题,还是农行内部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该人士称,“东北地区的人文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这三种环境错综复杂交织在起,很难说清是哪方面的原因。”他也表示,“暂时还没有发现农行员工的受贿问题。”据《财经》记者了解,此案目前也还只限于农行自查的限度,并未有移送司法机关的进一步举动。

而一位自称来自志达集团的举报人称,“银企勾结”是该案的核心,在他看来,志达集团与长期受其关照的农行内部人达成了默契。赵宝杰为人慷慨,对于相关的银行负责人更是待若上宾,从信贷员到业务经理,乃至分行前领导,均以各种形式获得利益。葫芦岛分行当地数位知情人士认为,这一背景是清收工作进展缓慢、下岗人员无法理直气壮地去企业催收的一大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志达并非经营不善,而是故意逃债。”一位农行内部人士称,“如果农行立案追偿,届时,很多潜在的问题就会水落石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