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五次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五次月考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又因为阀门没有打开时,容器内液体静止不动,因此左右两边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由于左右两边水银高度相等,而阀门下方水的压强大于煤油的压强,所以阀门上方水的压强小于煤油的压强,当阀门打开后,由于阀门右边煤油的压强大于左边水的压强,液体会向左流动. 故答案为:向左流动.

【点评】该题虽然是一个U形管,但不能简单地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去作答,需要考虑不同液体的密度及深度判断同一高度的液体压强,然后再确定阀门左右两边液体压强的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4分)(2015秋?广东校级期中)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甲 物质为水(选填“甲”或“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2.1×10 J/(kg?℃)[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另一

3

种液体的比热容,C水=4.2×10J/(kg?℃)].

3

【分析】(1)选同样的加热时间,甲和乙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判断出哪一种液体是水,由题知,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相同时间水和液体放出的热量不相同.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吸热公式求液体的比热容. 【解答】解:

(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

(2)由图可知:水的初温是60℃,加热15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40℃, 乙液体的初温是60℃,加热15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20℃, 则在相同时间内水和乙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

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

3

所以有:c水m水△t=c乙m(60℃﹣20℃)=4.2×10J/(kg?℃)×m×(60℃﹣40℃).

3

解得c乙=2.1×10J/(kg?℃).

3

故答案为:甲;2.1×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温度﹣时间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了解与掌握,注意要学会看图形(取相同的时间比较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

第21页(共27页)

22.(8分)(2013秋?安龙县校级期末)如图是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

3

的体积是 70 cm;

33

(2)已用托盘天平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该矿石的密度ρ= 2.5 g/cm= 2.5×10

3kg/m;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当把砝码盒中的最小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稍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 ,直到天平平衡. 【分析】(1)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我们可以根据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求出倒出水的体积;

(2)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 ρ=即可求出矿石的密度,在本实验从水中捞矿石时,矿石会沾水,导致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3)把砝码盒中的最小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稍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说明右边新加入的最小砝码质量偏大,应该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解答】解:(1)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 V=200ml﹣130ml=70ml=70cm; (2)矿石的密度: ρ==

=2.5g/cm=2.5×10kg/m,

3

3

3

3

由于从烧杯中取矿石,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3)把砝码盒中的最小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稍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说明右边的最小砝码质量偏大,应该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3

故答案为:(1)70;(2)2.5;2.5×10;偏小;(3)取下最小砝码调节游码.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和误差分析,其中用量筒和烧杯测较大固体的体积的方法值得一试.注意:取出矿石时,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密度偏小,易错点. 23.(8分)(2015?郑州一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

第22页(共27页)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将10Ω的电阻接人电路,闭合开关,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5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35 Ω的滑动变阻器.

(3)如表是另一位同学实验记录的结果,其中一个电流值记录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值是 0.31 . R/Ω 5 10 15 20 25 1/A 0.60 0.31 0.20 0.15 0.12 【分析】(1)①根据图象分析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即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②根据图乙确定一组电流和电阻值,根据U=IR计算出电压;

换用较大的电阻后,根据串分压的关系,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2)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当电阻值为25Ω时,所需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根据图象确定电路中电流,由R=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从而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3)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据此分析数据中的错误值. 【解答】解:(1)①由图象知,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②由图象知,当R=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由I=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5A×5Ω=2.5V;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此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所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故将滑片向左滑动,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根据串联分压的知识,当电阻R=25Ω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由图象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由I=可得,R总=

=

=60Ω;

所以R滑=R总﹣R=60Ω﹣25Ω=35Ω;

(3)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由U=IR可知: U1=5Ω×0.6A=3V; U2=10Ω×0.31A=3.1V; U3=15Ω×0.2A=3V; U4=20Ω×0.15A=3V; U5=25Ω×0.12A=3V;

显然第二组数据中的电流值错误. 故答案为:(1)①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②左;2.5;(2)35;(3)0.31.

【点评】此题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需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同时涉及到了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变形应用.

第23页(共27页)

四、综合题(24题6分,25题9分,共15分) 24.(6分)(2016春?长沙校级月考)骑行﹣﹣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黄老师响应学校锻炼身体的号召,购买了图中的山地自行车准备加入骑行的队伍中去,这辆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如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32500 车架材料体积/cm 4.5 车架质量/kg 10 整车质量/kg 24 单轮接触面积/cm (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 (2)黄老师质量为70kg,他在平地匀速骑行时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骑行时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1)知道车架的质量和材料的体积,根据ρ=求出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知道黄老师质量和整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总重力,根据f=0.02G求出自行车受到的阻力;骑行时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总重力相等,受力面积为两轮接触面积之和,根据p=求出骑行时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ρ=

=

=1.8×10kg/m;

3

3

(2)黄老师在平地匀速骑行时的总重力:

G=(m人+m整车)g=(70kg+10kg)×10N/kg=800N, 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f=0.02G=0.02×800N=16N,

骑行时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F=G=800N,

骑行时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p==

=1×10Pa.

3

3

6

答:(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1.8×10kg/m;

(2)黄老师在平地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16N,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1

6

×10P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第24页(共27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