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谈谈数学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谈谈数学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

1、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2、必须用科学严谨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约。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授课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带给学生的数学的享受。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高中时期的一位老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这句简短而生动的语言,使我对“数的阶乘”这个概念记忆深刻,终生不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