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程点生成断面数据VBA程序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利用高程点生成断面数据VBA程序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X=***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X坐标

Y=***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Y坐标

FWJ=***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至置仪点方位角(在3JS程序中应输入X、Y坐标值于K、L)

S=***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至置仪点距离 KM=*** 反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里程 D=*** 反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边距 H=*** 所求点位置设计路面顶标高 I=*** 所求点位置设计路面横坡

L0=*** 边桩放样程序中实测点至设计边坡点距离,正向内移

计算器常用命令格式

1. SHIFT→Defm→N(变量个数)→EXE:扩充变量存储器(显示方式为Z[1] Z[2]......Z[n];

2. Fix:指定小数位数; Sci:指定有效位数;

3. Eng:用工学记法显示计算结果; 4. Scl:清除统计存储器内容; 5. Norm:为转换成指数形式指定范围;

6. Mcl:清除所有变量;

7. Int:选此项并输入一个数值可得到其整数部分(取整);

8. Abs:选此项并输入一个数值可得到其绝对值; 9. Frac:选此项并输入一个数值可得到其分数部分; 10.Intg:选此项并输入一个数值可得小于此数值的最大整数;

11.Pol(:直角坐标─极坐标转换; 12.Rec(:极坐标─直角坐标转换;

13.?:条件转移成立码; 14.≠>:条件转移失败码; 15.?:条件转移结束码; 16.Goto:无条件转移命令;

17.◢:结果显示命令

18.: ……多重语句命令,用于连接两个算式或命令

19.Lbl:标识符命令; 20.Dsz: 减量命令 ; 21.Isz:增量命令 22,Fixm:变量锁定命令;

23.Pause:暂停命令(Pause 3 显示1.5秒);

24.Cls:清屏命令; 25.{ }:变量输入命令;

26.→DMS:将计算结果换算为六十进制格式;

27.Abs:复数的模; 28.Arg:复数的辐角; 29.Conjg:共轭复数; 30.Rep: 复数的实部; 31.Imp: 复数的虚部

直线上里程 偏距反算

X:Y:A0= :C―X0‖= :D―Y0‖= :

Pol(X-X0,Y-Y0):J<0?J=J+360:≠>J=J:N=J-A0:I=I:F=IsinN :K=S+IcosN:\◢ \◢

A0:起始方位角、S:起算点里程、(X0,Y0):起算点里程坐标、

F:偏距(左偏为-,右偏为+)、K:计算点里程、

园曲线上里程 偏距反算 X:Y:Z=1:R= :S= :C= :Y= :V= :W= :O= :

起始方位角计算:A=tanˉ1((W-D)/(V-C) 交点至圆心方位角计算: B=A+Z(O+(180-O)/2)

圆心坐标计算: T=V(X1)+(R+E)cosB: U=W(Y1)+(R+E)sinB

圆心至圆曲线起点方位角计算:N=180+B-(90L/(лR))

Pol(X-T,Y-U):F=R-I: K=S+((360+J)-N)×лR/180:\◢ \◢ C,D(X,Y):圆曲线起点坐标 、W,V(X1,Y1):交点坐标 、L:圆曲线长度

A:起始方位角、E:外矢距、R:圆半径、O:转向角 、F:偏距 Z:曲线左偏Z=-1,曲线右偏Z=1、圆心坐标: T,U(X0,Y0) N:圆心至园曲线起点方位角 、S:园曲线点里程、

竖曲线路线中桩高程

《SQX》主程序

{K}:Prog\:W=A-B:W>0?U=-1:≠>U=1?

R:\:T=Abs(RW/2) ◢ \:E=T2÷2R◢ C=K-J:K≦J?I=A:≠>I=B? H:AbsC≦T?H=H+CI+U(T- Abs C) 2÷2R:\:H◢?≠>H=G+CI:\:H◢?

《B》数据库

K>??A=?:B=?:R=?:J=?:H=?? (数据库中K:为竖曲线起点里程)

K>??A=?:B=?:R=?:………… ?

附注:

1、K所求的桩号:A=前坡度:B=后坡度:R=半径:J=交点桩号:G=变坡点控制高程:

2、注意A、B的正负。

3、本程序可以计算上百公里的路线中桩高程。

边坡开口线放样 {ABKL}:T=Q实测高程-H设计高程

T=AbsT:U=T/8:T≦8?W=TA+E+L? T>8?W=8A+B(T-8)+E+2IntU+L? T>16?W=8A+8B+K(T-16)+E+2IntU+L? \◢ \△W=\◢

T: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A:第一级台阶坡率、B:第二级台阶坡率、K:第三级台阶坡率、W:计算放样宽

D:放样宽度差值、F:所测点对应桩号及距中桩(设计线)处的距离、L:附加宽度(碎落台、边沟等宽度)

边坡(填方段): F>-7?P=F-(1.5(H-Q)+14):Z[1]=H-0.76-Q:\?F=\◢\◢?

F≧-7?P=F-1.5(H-Q):Z[1]=H-0.76-Q:\?F=\◢\◢?

(H:设计标高;Q:实测标高)

净空检查(三心园): F>-7.707?P=Q-(H-1.37+√6.0222-(6.022-(F-1.685))2:\◢?

F>-5.943?P=Q-(H-0.315+√8.4052-(8.405-AbsF)2:\◢? F>5.943?P=Q-(H+1.37+√6.0222-(6.022-(F-1.685))2:\◢?

(H:设计标高;Q:实测标高)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在施工设计阶段(construction detail design phase),一般多利用路基实测的横断面图进行横断面面积计算。初步设计阶段(prehminary design phase)必要时,可用线路平面图点绘横断面,在横断面上计算面积。在横断面上计算面积的方法有卡规法(纸条法)、求积仪法、数学公式和坐标法,或直接在计算机上求出断面面积。采用何种方法,应视

横断面形状、工作量大小及现有条件灵活选用。

1.卡规法是用平行线路中心线的直线,将横断面分为若干段高度等于1 m的梯形,然后用卡规量出每个梯形的中心长,按顺序累积起来,即为横断面面积。当采用米厘纸制成纸条带替代卡规时,就成了纸条法。对于不规则的断面,可用求积仪求其断面积。用上述方法求出横断面面

积后,要进行复核,两次计算误差应小于5%。

2.数学公式方法是将断面上不规则的图形划分为若干个规则的三

角形、矩形和梯形,用公式计算累加即可。 3.坐标法(coordinates metho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