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培养方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华科培养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学季节 时 分 18 1 开课单位 备注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春/马克思主义学院 秋 春/硕士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秋 生阶段 必修 秋/外国语学院 ≥6学分 春 公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36 2 实践研究 共 必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修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 1 课程 程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学科 510.523 实验免疫学 基510.514 现代组织化学技术 础 课 510.534 分子免疫学 硕学位士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510.503 510.504 24 2 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必修≥4学分 秋 外国语学院 医药卫生管理学限定选修院 ≥12学分,510.534、秋 基础医学院 510.514秋 基础医学院 二选一 春 基础医学院 (硕士研 究生阶段) 秋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4学分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8学分 516.609 医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32 2 44 2.5 32 2 36 2 医学生物化学(国际化课40 2.5 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际化36 2.5 课程) 40 2.5 40 2.5 510.517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510.518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博医学生物化学进展(全英510.803 80 4 士 语课程) 专医学分子生物学进展(全510.804 80 4 修英语课程) 课510.814 免疫学进展 80 5 程 跨一级学科课程 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 全体必修≥2 21

510.512 基础免疫学 36 2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公共卫生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春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本科非医学类的硕士生必修 补 513.500 卫生统计学 54 3 非学修 32 2 位课 课 510.522 现代病理学技术 生物信息学应用实例和指程 510.535 40 2 南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650.802 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研究 环节 650.804 发表论文(博) 650.805 学位论文(博) 1 1 1 1 15 1 1 10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650.503 学位论文(硕)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一)选题报告

普通博士生第1学期,直博生第3学期完成选题报告。 (二)学术活动

结合研究课题在教研室作专题报告、文献报告、综述报告和科研论文报告不得少于2次,并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三)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四)论文答辩(普通博士生第6学期,直博生第8学期)

全面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初稿,在教研室进行预答辩,听取意见,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并撰写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五)培养方式

采取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明确导师及指导小组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我们国际合作的优势,和国外专家联合培养。

(六)组织管理

22

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系主任负责研究生的全面管理,导师与指导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予具体关心和指导,同时在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学习和思想。

2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010 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备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先进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的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分子免疫学与分子肿瘤学 3.基因工程疫苗 5.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2.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 4.疾病相关基因与蛋白质 6.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 ≥24学分其中,全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英语课程≥2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国际水平课程≥2学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分 任选专业课4(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2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修 课 学 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