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2)》 排水工程(下册)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结课考试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水质工程学(2)》 排水工程(下册)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结课考试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整个增长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期):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速增殖期;源呼吸(代)期。

10.活性污泥反应过程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活性污泥反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污泥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

净化阶段:①初期吸附去除;②微生物的代。

11.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①营养物质平衡;②DO含量;③pH值;④水温;⑤有毒物质。

※营养物质比例: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平衡一般以BOD5:N:P的关系来表示。对于生活污水,微生物对氮和磷的需求量可按BOD5:N:P=100:5:1考虑,其具体数量还与污泥负荷和污泥龄有关。

※最适温度:是指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强劲、旺盛,表现在增殖方面

Word专业资料

.

则是裂殖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大肠:37~40℃;活污:10~45℃)

12.表示及控制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

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13.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①污泥沉降比 SV

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②污泥容积指数 SVI

简称“污泥指数”,表示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 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14.污泥龄:曝气池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称之为污泥龄。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5.BOD-污泥负荷:曝气池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Word专业资料

.

16.BOD-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能够接受,并将其降解到预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物量。

17.常见氧化沟系统:

①卡罗塞氧化沟; ②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③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 ④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 ⑤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18.莫诺方程式:是描述微生物比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①在高底物浓度下,S>>Ks

在高浓度有机底物的条件下,有机底物以最大的速度进行降解,而与有机底物的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关系;有机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污泥浓度有关,并呈一级反应关系。

②在低底物浓度下,S<<Ks

Word专业资料

.

有机底物降解遵循一级反应,有机底物的含量已成为有机底物降解的控制因素,因为在此条件下,混合液中有机底物浓度已经不高,微生物增殖处于减速增殖期或源呼吸期,微生物酶系统多未饱和。

19.氧化沟

※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 ※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可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应。

※可考虑不设初沉池,不单设二次沉淀池;BOD负荷低,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较长,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稳定程度,勿需进行硝化处理。

△氧化沟曝气装置的功能: ①向混合液供氧;

②使混合液中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DO三者充分混合、接触; ③推动水流以一定流速沿池长循环流动。

△氧化沟曝气装置分类:

①横轴曝气装置(曝气转刷+曝气转盘) ②纵轴曝气装置

Word专业资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