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物】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

C、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C错误;

D、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段基因与雄性性别的决定有关,X染色体上也有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17. 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错误;

B、比较蛋白质的结构可准确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正确; C、人类的进化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正确。 故选:A。

18. 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苹果嫁接成活以后,接穗与砧木的遗传信息不相同,A错误;

B、家蚕进入蛹期后,不食不动,但呼吸作用没有停止,B错误; C、胎儿的性别在受精作用完成后即可确定,C正确;

D、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D错误。 故选:C。

19. 解:A、根系发达能深入到土壤的深处吸收营养物质,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A正确;

B、桃核的硬壳部分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B错误; C、枝芽生长点的作用是使压轴不断伸长,产生新的芽结构,C正确;

D、安丘蜜桃夏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去掉顶芽,来促进侧枝的生长,促进花芽的形成,D正确。 故选:B。

20. 解:A、公园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碳--氧平衡,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垃圾回收利用可防止环境污染,C错误;

D、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生态公园,属于生态系统的就地保护,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的栖息地,D正确。 故选:C。

21. 解: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A错误;

B、野外放生并不能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还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C正确; D、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 故选:C。

22. 解:A、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不一定能变成酸奶,如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鲜奶煮沸后没有冷却就接种,乳酸菌在高温下失去了活性,A错误; B、克隆技术的原理是根据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不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C错误; D、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D正确。 故选:D。

23. 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应激性,“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应激性回应刺激,A错误;

B、人正常体温是37℃,“探究睡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所以要把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温浴10分钟,B正确;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C正确;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正确。 故选:A。

24. 解:A、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

B、美国是第一个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中国是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C、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

D、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

故选:B。

25. 解: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很大,错误; 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小,错误; C、从实验中无法判断物质Y的成分是小分子有机物,错误;

D、根据所给的资料和数据判断,有关营养物质X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而物质Y不会。理由是从坐标图示可以看出: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未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低于100克;注射物质Y的大白鼠体重增加量非常小。 故选:D。

26. 解:(1)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太阳能。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发育而来;由图乙可以看出花生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的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故答案为:(1)无机盐充分利用太阳能; (2)1、2、3、4;双受精;

(3)无成形的细胞核;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的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

(4)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27. 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观看十字路口的信号灯,驻车等候红灯是对具体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部分。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所以这是由于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脑干造成的。

(4)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适度骑车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1)耳蜗;神经元;(2)晶状体;具体;(3)反射弧;脑干;(4)减少;营养物质和氧气。

28. 解:(1)细菌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可见图中A是淋巴细胞,B是抗体。

(2)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一种新的超级细菌。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

(4)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在实验室内必须用活细菌来培养遏制超级细菌的噬菌体。噬菌体侵入超级细菌后,以细菌体内的物质未为原料,在自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的噬菌体,最终导致超级细菌失去致病能力。

故答案为:(1)淋巴细胞;抗体;(2)分裂;控制传染源;(3)有利变异;(4)活细菌;噬菌体侵入超级细菌后,以细菌体内的物质未为原料,在自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的噬菌体,最终导致超级细菌失去致病能力。 29.

解:(1)A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来实现;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 (2)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