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太后本纪》)

3.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李白《留别金陵崔侍御》) 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古乐府《陌上桑》) 5.安世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汉书·张安世传》) [间]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言》) 2、则丑美有间矣。(《淮南子·俶真训》)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项羽本记》)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5.(汉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分析偏义复词。

1.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虞氏春秋》。(《史记·平君虞卿列传》)

2.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3. 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史记·乐书》) 4. 动静有常,大小殊矣。(《史记·乐书》)

5.且擅兵而别,多佗利害,未可知也,徒自损耳。(《史记·吴王濞列传》)

6.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史记·袁盎晃错列传》)

7. 游于后园,览于有无。(《史记·司马相如传》)

8.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城,月亏则退兵。(《史记·匈奴列传》)

9.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10.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王藻》)

四、通过查阅工具书,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联绵词的意义。并说明

8

其音节的类型。

1.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谷风》) 2. 荒忽兮远望。(《楚辞·湘夫人》) 3.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七月》) 4.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楚辞·橘颂》) 5. 观流水兮潺湲。(《楚辞·湘夫人》)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7. 罔薜荔兮为帷。(《楚辞·湘夫人》) 8.聊逍遥兮容与。(《楚辞·湘夫人》)

[练习三]

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义词的差别: (一)观一见一视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2.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韩非传》) .3. 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 .(二)行一步一趋一走一奔

1. 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司马光《李朔雪夜入蔡州》) .2.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四》) .

3、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 .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

5.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诸阙讼之。(《后汉书·史弼传》) .(三)牙一齿

9

1.女子七月齿生,七岁齿龀,三七肾气平而真牙生。(《本草纲.目》)

2.唇亡则齿寒。(《韩非子·存韩》) .(四)哭一泣一啼一号

1.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檀弓下》) .2.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四》) .3.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礼记·丧大记》) .4.冬暖而儿号寒。(《韩愈《进学解》》 .(五)伐一侵一袭

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2.夏,郑人侵许。(《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3.绍为地道,欲袭太祖营。(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六)女一妇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七)畏一恐一惧

1.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庄子·渔夫》)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

3.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八)诛一戮一弑一杀

1.周公相武王诛纣。(《孟子·滕文公下》) .2.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李古《拟古恨赋》) .3、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史记·高祖本纪》 .

10

4.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公输》)

[练习四]

一、根据字形分析,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2.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愚公移山》)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4.黄河如带,泰山若厉。(《汉书·功臣表第四》) .5.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史记·李斯列传》) .6.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8.塞向墐户。(《诗·幽风·七月》) .

9.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庄子·让王》 .

二、解释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间]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2.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4.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千万卷。(汪琬《传是楼记》) 5.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6.韩信使人间视。(《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