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综合分析题部分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综合分析题部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综合分析题部分(2012-7-23录入)(考试时3大题,30分)

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50—60 60—70 70一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合计 (1)上述数列属于( AD )。

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2)上列数列中的变量是( A )。

A.日产量 B.工人数 C.日产量的具体数值 D.工人数的具体数值 (3)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 B )。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分组标志 (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C )。

A.61 21 21 41 51 82 28 B.55 65 75 85 95 105 115 125

C.6% 11% 11% 3% 14% 17% 21% 7% D.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2. 为了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 分数 60分以下 60~70分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的行为属于(C) A.统计资料 B.统计学 C.统计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题干中的数列属于(D) A.单项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3)题干中的人数是(B)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频率 (4)题干中的变量是(A) A.分数 B.人数 C.分数的具体数值 D.人数的具体数值 (5)题干中各组的频率分别为(C) A.18 52 73 44 13 B.0.18 0.52 0.73 0.44 0.13 C.0.09 0.26 0.365 0.22 0.065 D.9 26 36.5 22 6.5 (6)抽中的200人中有人考试成绩为80分,则应归入(B) A.第三组 B.第四组 C.第三组或第四组均可 D.第三组或第四组均不可以 (7)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所采用的抽样方式属于(A)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人数 18 52 73 44 13 工人数 6 12 12 14 15 18 22 8 107

(8)题干中所进行的调查中,调查对象是(B)

A.北京市2010年所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B.北京市2010年所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C.北京市2010年每一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D.北京市2010年每一个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9)题干中所抽取的200人构成一个(B) A.总体 B.样本 C.总体单位 D.样本单位 (10)题干中分组数列的全距是(C) A.30 B.40 C.50 D.60

3.甲、乙两企业人数及月工资分组资料如下:

月工资(元)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在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平均工资的步骤中,请回答下述问题: (1)各组组中值分别为( D )

A、400 500 700 900 1100 B、200 400 600 800 1200 C、400 600 800 1000 1200 D、300 500 700 900 1100 (2)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C )

A、简单算术平均 B、调和平均 C、加权算术平均 D、几何平均 (3)甲、乙两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为( C )

A、甲823.74元 乙832.74元 B、甲838.66元 乙823.74元 C、甲823.74元 乙838.66元 D、甲838.66元 乙832.74元 (4)有关甲、乙两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的代表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CE )

A、甲企业标准差160元,乙企业标准差170.5元 B、甲企业标准差大于乙企业标准差,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 C、甲企业标准差162.96元,乙企业标准差175.19元 D、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 E、甲企业离散系数为19.78%,乙企业离散系数为20.89%,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

4.某车间工人日产量如下表:

日产量分组(件)x 25 26 27 28 合计 请回答:

(1)若求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则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A )

A、加权算术平均 B、简单算术平均 C、调和平均 D、几何平均 (2)工人平均日产量是( A )

A、26.8件 B、28件 C、25.7件 D、27.8件 (3)各组工人数所占比重为( ABE )

A、结构相对指标 B、15% 20% 35% 30% C、比例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数之和大于等于100 E、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00 5.甲、乙企业工人月产量资料如下表:

按月产量分组 (件) 工人数 (人) 按月产量分组 (件) 工人数 (人) 工人数(人)f 3 4 7 6 总产量(件)xf 各组工人数所占比重% 甲企业人数(人) 4 15 84 126 28 乙企业人数(人) 2 18 73 103 42

40-50 50-60 甲企业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请回答:

(1)若比较两企业工人月平均产量,则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B )

A、简单算术平均 B、加权算术平均 C、加权调和平均 D、简单调和平均 (2)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为( D )

A、甲企业72件 乙企业67件 B、甲企业67件 乙企业70件 C、甲企业75件 乙企业85件 D、甲企业67件 乙企业72件 (3)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分别为( D )

A、σ甲=14.07件 σ乙=11.24件 B、σ甲=12.24件 σ乙=14.07件 C、σ甲=11.24件 σ乙=12.24件 D、σ甲=14.07件 σ乙=12.24件 (4)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B )

A、V甲=20% V乙=17% B、V甲=21% V乙=17% C、V甲=20% V乙=21% D V甲=21% V乙=18% (5)对比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代表性,则正确的选项有( B ) A、甲大乙小 B、乙大甲小 C、无法判断 D、代表性相同

6.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0元,本年度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而实际单位成本降低了8%,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 请回答

(1)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D )

A、160%,超额60%完成计划 B、96.84%,没完成计划 C、96.84%,超额2.16%完成计划 D、96.84%,超额3.16%完成计划 (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A、104.5%,超额4.5%完成计划 B、150%,超额50%完成计划 C、94%,没完成计划 D、94%,超额6%完成计划

7. 为了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 分数 60分以下 60~70分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题干中200人的平均成绩是(B) A.74 B.74.1 C.75 D.75.1 (2)上述平均成绩的计算所采用的方法是(C)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加权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3)题干中200人的成绩标准差是(A) A.10.45 B.10.54 C.11.45 D.11.54 (4)题干中分组数列的离散系数是(B) A.0.16 B.0.14 C.0.15 D.0.13 (5)离散系数的意义是(B) 人数 18 52 73 44 13 - 50 100 120 80 60 30 合计 乙企业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 10 18 54 50 60 8

A.离散系数越大,均值的代表性越强 B.离散系数越大,均值的代表性越弱 C.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的代表性越强 D.离散系数越大,标准差的代表性越弱

(6)将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平均成绩与上海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较,得到(C)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8.某市2011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数列资料如下表:

某市2011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请回答:

(1)关于此数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BD )。

A、属于时期数列 B、属于时点数列 C、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D、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2)2006年该市的年平均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为( D )万人。

1月1日 140.2 3月1日 142.5 7月1日 144.1 11月1日 149.5 12月31日 148.8 a 1?a2a2?a3an?1?an140.2?142.5142.5?144.1144.1?149.5149.5?148.8f1?f2?...?fn?1?2??4??4??22222222a? ??145.12(万人)f1?f2?...?fn?12?4?4?2A、145.02 B、145.07 C、145.12 D、145.15

(3)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该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应尽可能地收集( A ) A、月度数据 B、季度数据 C、半年度数据 D、年度数据 9.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

年份 工业增加值(万元) 请回答:

(1)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数列属于(A)(C)

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B、数量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2)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B)万元。 A、10.33 B、12.40 C、42.00 D、62.00

2001年 200 2002年 220 2003年 231 2004年 240 2005年 252 2006年 262 平均增长量?5逐期增长量之和累计增长量262?200???12.40逐期增长量个数时间数列项数?16?16(3)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C)

2626262?1?15262200200、 D、 ?1A、 B、 C200

(4)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年平均工业增加值为(D)万元。

A、239.33 B、239.14 C、237.43 D、234.17 10.2000年到2008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资料如下:

年份 GDP(万亿元) 年末人口数(亿人) 三产比重 人均工资(元) 2000 9.92 12.67 27.5 9371 2001 10.97 12.76 27.7 10870 2002 12.03 12.84 28.6 12422 262?12002003 13.58 12.92 29.3 14040 2004 15.99 13.00 30.6 16024 2005 18.31 13.08 31.4 18364 2008 30.02 13.56 32..0 32817 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1)题干中的几个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的是(AB) A.GDP数列B.人口数列C.三产比重数列D.人均工资数列 (2)题干中的几个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是(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