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项核心制度(质控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十四项核心制度(质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

需转外院会诊者,经本科室主任审签,医务办批准,持介绍信前往会诊。外出会诊要带全有关医疗资料,并写明会诊目的及要求。院外会诊亦可采取电话会诊或书面会诊的形式,其程序同前。 7.2.6 外出会诊

外院指定邀请我院医师会诊,必须提供单位(医务办)介绍信,经我院医务办同意,办理外出会诊手续后方可外出会诊,否则由此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交通事故,由外出应诊医师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外院邀请本院会诊时,同样必须提供单位(医务办)介 绍信,经我院医务办同意,医务办根据申请会诊医院的要求,将选派学有专长、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前往会诊,专家会诊时要耐心听取病情汇报,认真细致地检查病 人,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提出诊疗意见,圆满完成会诊任务并报医务办。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时,应立即报告医务办并进一步选派专家协助会诊,以便尽快作出 诊疗方案并提出具体意见。 7.2.7 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7.2.7.1 申请会诊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核同意。

7.2.7.2切实提高会诊质量,做好会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历,会诊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主持人要综合分析会诊意见,进行小结,提出具体诊疗方案。

7.2.7.3 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9

八、查对制度 8.1 临床科室

8.1.1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8.1.2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臵前查;服药、注射处臵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8.1.3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8.1.4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8.1.5 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8.2手术室

8.2.1 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8.2.2 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8.2.3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8.3 药房

8.3.1 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8.3.2 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8.4 输血科

8.4.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

10

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8.4.2 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8.5 检验科

8.5.1 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8.5.2 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和质量。

8.5.3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8.5.4 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8.5.5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8.6 病理科

8.6.1 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8.6.2 制度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 8.6.3 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8.6.4 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8.7 放射科

8.7.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8.7.2 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8.7.3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8.8 各临床及相关医技科室

8.8.1 各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8.8.2 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11

8.8.3 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8.8.4 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8.9 供应室

8.9.1 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8.9.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8.9.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8.10 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8.10.1 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8.10.2 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8.10.3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