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一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公文的含义

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什么是公文 ★★★(简答)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这些机关或组织都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章程、决定建立起来的,是具有法定地位的。

这种法定的地位赋予了这些机关与组织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与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有自己主管的事务与办事意图。它们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公务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由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这一特性决定的。 公文体式如果不规范,不仅影响公文的质量和版面形式的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应有作用的发挥,有时还会给工作造成重大失误。

因此,强调公文体式的规范化,是増强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处理与管理的重要方面。 4.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任何一个机关、组织在日常的工作活动中都需要使用公文这一工具,以表达意图、办理公务、实施有效的管理。 公文的产生和发展

公文,或称文书、文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与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里说的“书契”,就指的是用文字作为物质载体而形成的文书。 《甘誓》、《汤誓》、《牧誓》等篇就是当时统治者夏启、商汤、周武王在出征前向军队发布的誓师词:“命”就是统治者发布的命令,如《文侯之命》等。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有关国家政务大事的,故《荀子·劝学篇》说“《书》者,政事之纪也”。 所以说,《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如《谏逐客书》。

背景:1912年元月,临时政府内务部奉大总统令,颁发了《公文程式》五条,指出:“现今临时政府业已成立,所有行用公文程式,亟待规定,以期划一,而利推行。”

内容:规定行用公文分为“令”、“咨”、“呈”、“示”、“状”五种,明确了这些文种的使用范围。从此,废除了封建王朝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制”、“诏”、“敕”、“奏”、“章”、“表”、“笺”等旧的公文文种。

意义:充分表现了当时革命党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这也是公文文种上的一次革命。 公文载体材料的发展

汉代以前,金石、甲骨、青铜、竹木、缣帛 东晋末年,纸张

纸张作为公文载体的广泛使用是我国古代文书工作的重大突破。 文书、文件和公文

在机关日常工作活动中出现的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即公务文书。

文书一词,在机关的公务活动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极为普遍和广泛。它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文件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有文件版头等固定格式的正式行文。 如: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等。对于这类重要的正式行文,人们往往郑重地称之为“文件”,而不称文书或公文。 至于公文的概念,它的特指范围是很清楚的,是指各机关单位进行公务活动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公文的特点

公文,是在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是各级机关与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现实效用性。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定的作者 法定的权威 特定的效用 规范的体式 规定的处理程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