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9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9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⑴识记:社会主义社会。 答:

共产主义社会。

答: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⑵领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答: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答:⑷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将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答:⑴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失,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⑵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答: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第 1 页 共 5 页

⑶简单应用: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答: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答: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交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⑵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束缚、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⑶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还应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⑷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答:⑴马克思主义依据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前瞻性的展望,科学地预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展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

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⑶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⑷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将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⑸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⑹共产主义社会,全体成员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⑺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与

第 2 页 共 5 页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成员,必将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⑻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旧式分工的消失,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全人类获得真正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答: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解放全人类。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⑴识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或高级阶级为共产主义社会。

⑵领会: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答:

⑶简单应用: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特点。

答:⑴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同历史上以住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和更迭具有重大差别。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是由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伴随着这种过渡和更迭,必然是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实现。

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而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这个过渡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调整、完善和发展,逐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壮大和成熟,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条件,从而在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答:⑴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济可循,不可能有事先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

⑵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客观

第 3 页 共 5 页

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⑷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只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和多数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人类在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答:

⑷综合应用: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答: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⑴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

⑵领会: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答: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答:⑴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共产主义远大思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⑵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 4 页 共 5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