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最新版本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最新版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两个电阻串联,其阻值分别为R1为4Ω, R2为6Ω,总电压为3 V ,电路中的电流多大?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5.两个电阻并联,其阻值分别为R1为4Ω, R2为6Ω,总电流为3 A ,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6.一个110V/8W的指示灯,欲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为使该指示灯安全工作,应串联多大的分压电阻?该电阻的功率应为多大?

五、课后作业 教材中想想练练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编辑版word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6)

【课题编号】 6-01-06

【课题名称】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标】 应知:

1.支路、回路、网孔、节点的定义。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应会:

掌握利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和前几节接触的都是简单直流电路的知识,相对而言难度较小,从本节开始就深入到复杂直流电路,除了知识难度的增大外,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切入点也需要完成质的飞跃,这对学生提出较大的挑战。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的投影,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较快地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讨论法、讲练结合、类比法 【教具资源】

基尔霍夫定律演示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几种复杂直流电路,设计几个小问题(例如求某电阻中的电流)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当学生分析时遇到难题时,自然由简单直流电路过渡到复杂直流电路,导入新课。讲解简单电路与复杂电路的区别。通过多媒体投影几种复杂直流电路,讲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注意讲清楚每一个支路对应一个电流。

编辑版word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教师活动: 将电流比作水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一中各支路电流的数值关系,引出并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并练习应用。分组求解例题。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论

教师活动: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推论。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多媒体动画,讨论总结推论。 教学环节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教师活动:演示基尔霍夫定律实验二引导学生记录数据、观察、分析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关系,引出并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通过一个具体电路的分析,推导出开路电压Uab等于从a点到b点所经路径上全部电压的代数和。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练习应用。列回路电压方程时,要注意电压的方向。电阻上两端点电位的高低由通过电阻电流的方向决定;而电源上两端点的电位高低则可直接由电源的正负极确定,正极为高电位,负极为低电位。理解开路电压的求解。

教学环节3:支路电流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回到导入时的问题上,每一个支路对应一个电流,启发学生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求解各支路电流时方程的个数问题。应用刚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导出支路电流法的定义和解题步骤。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的启发下讨论、总结、理解支路电流法的含义和应用。分组讨论求解例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总结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1)标出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和网孔电压的绕向。

(2)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式 (若电路有m个节点,只需列出任意m-1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 。

(3)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网孔的回路电压方程 (n条支路列n-(m-1)个方程)。

编辑版word

(4)联立方程求解各支路的电流 (n条支路列n个方程)。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当支路电流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反之则相反。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它反映了电路中各个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为:在任意瞬间,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这个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其表达式为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又称回路电压定律。它反映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电压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为:在任意瞬间,沿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即

?I入??I出?U?0

3、支路电流法是以各条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联立方程组求解支路电流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电路如图1.2所示,试计算电流I1。

图1.2

2、电路如图1.3所示,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未知电压U。

图1.3

编辑版wor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