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及策略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及策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与策略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后,虽然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新纲要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老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没有将纲要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传统的教学根深蒂固,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严重制约着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使幼儿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新的幼儿教育发展模式和服务体系,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幼教改革中。

【关键字】 幼儿教育 改革 策略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后,我们也尝试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穿新鞋走老路,幼儿教育揠苗助长,追求近期显性效果的成人化教育仍十分严重。要改变其现状,我认为:必须实现五个转变: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认识模糊,家长与教师存在不协调的教育现象,家长与教师在思想上有分歧,教师觉得家长不懂幼儿教育,无知识或水平低而不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则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让孩子提前学知识,幼儿园应象小学一样教孩子学写字、学拼音、算算术,说儿歌、讲故事,因此对老师布置的有些任务认为不务正业而不予合作。教师对家长更多的是无奈和抱怨。有时为了保证生源,教师必须迎合家长的意愿,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教育陷入误区。如何转变家长的传统观念,让幼儿教育从误区中走出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传到授业解惑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而依法治校,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承担教育好幼儿的责任,还承担着做好家长工作的任务,幼儿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这是搞好幼教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种专题讲座、亲子活动、教育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向家长、社会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幼儿教育的目、任

1

务、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幼教氛围,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转变家长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使幼儿教育沿着良性发展轨道前进。

二、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角色、教学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固有的自上而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显得不适应,只有管理理念和行为发展了,新课改精神才能真正地落实,幼儿园乃至整个幼教事业也才能稳步发展。

对照幼儿园新课改理念,并结合我们现有的教育实践,会发现在现行的幼儿园管理体制中权威式管理方式明显。权力高度集中,凡事都由领导来决策,而老师只是执行领导的指示和任务,使教育教学工作变成服从命令,教师在工作中只是敷衍的完成任务而已,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师的聪明才智都得不到最大发挥。这不仅不符合教育的主旨,也会使教学个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这恰恰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管理思想相悖。

如何建立符合新的教育形式的管理体制,我认为必须权衡好“三种做法”:一是弱化“行政型”的管理模式。现行的幼儿园管理常常靠开会、听汇报、布置、命令等方式来推动工作。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这种“行政型”的做法,不利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二是尝试制度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顺应人性的需求,尊重人的个性,使被管理者心情舒畅。从而产生最大的管理效益。人性化管理的重点在“理”不在“管”,管理者应与员工开诚布公,广泛交流沟通,让员工说出心里话,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理解教师的情绪,减少教师的怨气,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不要制度管理。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真正的人性化管理是通过严格、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习惯。三是努力践行以“科研为先导”的“专家型”管理模式。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幼儿园管理应着力营造一种适宜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氛围,以科研为先导,经常给教师们“压担子”、 “指路子”、点拨、鼓励、帮助他们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探

2

讨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样就可以带出一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队伍。

三、转变传统的课程观

我们的课程观是把课程看做我们要交给幼儿的东西,严重的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兴趣需要、主动性与差异性,有的课程内容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这种由成人强加的课程,不可能成为幼儿有效的经验,也无法使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因地制宜,以适合本地幼儿的方式,去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使用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教材,提倡教材内容与幼儿生活相联系,这是课程构建的切入点。但多数农村幼儿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有限,建设园本课程相对困难,我们要以县城公办幼儿园来牵头,成立乡镇中心园教研组,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摒弃一些,加入一些,开发幼儿园课程的“本土化教学方案”。努力发掘自然资源的教育潜力,利用地方特色及自然乡土气息,为本地幼儿园教学增添活力和生机。鼓励教师成为利用各种资源的合作者,参与实践,要有开发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开发本土资源,探索既适合自身又适合幼儿的本土化课程体系。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教学组织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幼儿是为完成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服务,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呆坐、静听、接受,幼儿必须按教师预设的一步一步往下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幼儿的回答不是自己预设的结果,而打乱教学思路,这样就没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禁锢了幼儿的思维。教师教学中缺少专业指导,不会将快乐教学、个性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对于许多教师来讲,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最恐惧的莫过于课堂秩序的失控,因为他们无法预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不知道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因此,他们首先追求的是课堂秩序的稳定和可预测、可控制,构建一种简单的课堂秩序。“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纪律约束多”是我们课程组织方式的真实写照,这种方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真正习得的是听话和服从。靠说教而传授的知识难以被幼儿消化和吸收,这就使幼儿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要使幼儿主动探究,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集体教学与区角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学

3

习环境,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并体验学习的快乐。

五、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关注幼儿终身发展,要求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而应该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一切围绕孩子的探求与思索进行,为孩子创设情境,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孩子在快乐,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成长,发展。

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幼儿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研究探索,逐步提高。但我们决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应该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王化敏: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题目: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与策略 作者:薛琴琴

单位:泾川县第三幼儿园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邮编:744300 电话:13993396526

该篇论文针对当前实际,概括分析了目前我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弊端,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