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章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5-9章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C曲线右移,Ms点下降 D.C曲线右移,Ms点上升 47.T8钢与60钢相比较,T8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特点是 A.Ms点低,C曲线靠左 B.Ms点低,C曲线靠右 C Ms点高,C曲线靠左 D.Ms点高,C曲线靠右

48.40CrNiMoA钢与40钢相比,40CrNiMo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特点是 A Ms点低,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少 B Ms点低,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C Ms点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少 D.Ms点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9.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面密度最大的晶面是( )。 A.{100} B {110} C {111} D {112} 50.体心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

A 74% B 85% C 68% D 58% 51.复相合金中,若要改善韧性,脆性第二相应( )。

A.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上 B 大块状分布在基体上 C呈网状分布在基体晶界上 52 高纯Pb在50 ℃的加工过程一般属于( )。 A 热加工 B 冷加工

53 加热速度对下列哪个参数有影响( )。

A. Ac1; B. Ar1; C. A1

54.强化金属材料有不同的手段,其考虑的出发点都在于( )。

A.使位错增殖 B 制造无缺陷的晶体或设置位错运动的障碍 C 使位错适当的减少

55. Al为面心立方晶格,Mg 为密排六方晶格, Cr为体心立方晶格,三种金属塑性变形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Mg、Al、Cr; B. Al、Cr、Mg; C. Cr、Mg、Al ; D. Cr、Al、Mg 56 材料的刚度主要与( )有关。

A.弹性模量 B.屈服强度 C抗拉强度 D 延伸率 57.索氏体与屈氏体相比在显微组织上的主要差别是( )

A. 片层间距不同; B. 相组成不同; C. 相结构不同 D 碳化物形态不同 58 磷易引起( )

A. 冷脆 B. 热脆

59.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相比在显微组织上的主要差别是( )

A. 片层间距不同; B. 相组成不同; C. 相结构不同 D 碳化物形态不同 60 奥氏体是( )

A、 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塑性好; B、 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强度高; C、. C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塑性好; D、C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强度高; 61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变化 A 距离 B 时间 C 温度 6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

A 组元的浓度梯度 B 组元的化学势梯度 C 温度梯度 (二)填空题

1.当一块质量一定的纯铁加热到 温度时,将发生a-Fe向γ-Fe的转变,此时体积将发生 。 2.在生产中,若要将钢进行轧制或锻压时,必须加热至 相区。

3.在退火状态的碳素工具钢中,T8钢比T12 钢的硬度 ,强度 。

4.由于实际金属内部存在 缺陷,金属才能产生滑移变形,滑移的实质是 ,所以使金属实际强度值大大低于理论强度值。

5 滑移系是指 ,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面为 ,滑移系方向为 ,构成 个滑移系。

6. 加工硬化现象是指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 ,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

7.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

8.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 和 ,冷变形后金属的强度 ,塑性 。

9.塑性变形后残留在工件内部的内应力包括 、 、 三种。

10 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会发生变化,如 、 、 、 等等。 11. 金属发生再结晶的驱动力是 ,重结晶的驱动力是 ,再结晶与重结晶的主要区别是 。

12 金属板材深冲压时形成制耳是由于 造成的。

13.根据经验公式得知,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与熔点的大致关系是 。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大约为 ,钢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往往(高于,低于) 这个温度。

14 在钢的各种组织中,马氏体的比容 ,而且随着w(C)的增加而 ;奥氏体的比容 。 15.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 性能及一定的 与 性能。

片状马氏体具有 塑韧性能,和 强硬度性能。

16. 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一般用于高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用于要求足够高的 及高的 的零件。

17.钢在加热时,只有珠光体中出现了 起伏、 起伏和 起伏时,才有了转变成奥氏体的条件,奥氏体晶核才能形成。

18.马氏体的三个强化包括 强化、 强化、 强化。

19.共析钢加热至稍高于727℃时将发生 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 、 、 、 等几个步骤。

20 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 、 、 三个转变区。

21 根据共析钢相变过程中原子的扩散情况,珠光体转变属于 转变,贝氏体转变属于 转变,马氏体转变属于 转变。

22.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 和 两种;马氏体按其亚结构主要分为 和 两种。 23.贝氏体按其形成温度和组织形态,主要分为 和 两种。

24.珠光体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 珠光体和 珠光体;按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 体、 体和 体。

25 当钢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w(c)越高,则Ms点越 ,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 。

26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速度越 ;其C曲线的位置越靠 (左,右)。 27.一般来讲,热处理不会改变被热处理工件的 ,但却能改变它的 。 28 根据铁碳相图,碳钢进行完全退火的正常加热温度范围是 ,它仅用于 钢。 29 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它主要适于 钢。

30 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为 ;对共析和过共析钢则为 。

31 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l~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快速水冷,所得组织前者为 加 ;后者为 。

32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通常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

33.淬火内应力主要包括 和 两种。淬火时,钢件中的内应力超过钢的 强度时,便会引起钢件的变形;超过钢的 强度时,钢件便会发生裂纹。

34.热应力的大小主要与冷却速度造成零件截面上的 有关,冷却速度 ,截面温差 ,产生的热应力愈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