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智能优化+模拟预测)专题5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智能优化+模拟预测)专题5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请结合你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写一下你对该作品的认识。

罗贯中领我走进三国,让我领略到了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的诸葛亮的智慧

;

,

。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上联:志凌云霄,牛刀小试盼今日; 下联: 。

(2)春暖花开,一秀才入京赶考,投宿于一大户人家。是夜秀才灯下苦读,窗上素纱,窗外花园,月光之下,夜莺展翅,蝴蝶飞舞,影子映到窗上,宛如荷花牡丹,不觉随口吟出一上联:月照纱窗,莺蝶飞舞,映出芙蓉牡丹。吟出上联之后,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赶考归来,已是秋去冬来。一日雪后过桥,看到有鸡犬的足迹,秀才顿有所悟,对出下联: 。

6.仿照例句,以“友谊”为开头写一个句子。

例句: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7.运用下列任意4个成语,用上1~2种修辞手法,写一段内容健康、主题明确的话。(60字以内)

问心无愧 白驹过隙 郑重其事 梦寐以求 孜孜不倦 开卷有益

8.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源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美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

专题五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仿写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A B项,运用了比喻,把头顶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比喻为“富士山”。C项,运用了比拟(拟物),“失败”接起来就是“尼龙绳子”,焊上去就是“金属梯子”。D项,运用了排比。

2.B 注意活动中的“赢影票”,B项中的“镜头”与上联中的“银幕”都与电影有关。 3.D D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没有运用对偶。

4.D 首先分析上联的结构,“春暖华堂”中“春”和“华堂”都是名词,“暖”在这里用作动词,“人衣锦”是说人穿着锦绣衣服,其中的“衣”是动词。A项,“管竹琴弦”都是名词,排除。B项,“婉转莺歌”是偏正短语,“婉转”修饰“莺歌”,排除。C项,“千秋雅调”是偏正短语,“千秋”修饰“雅调”,排除。D项,“月明水榭”中“月”和“水榭”都是名词,“明”是照亮的意思,是动词;“客听歌”中“听”是动词,“客”和“歌”都是名词。D项结构与上联相同,而且语意符合背景语境。

5.A A项,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6.示例 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 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

7.示例 (1)月亮 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2)枯叶 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3)小溪 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

8.答案示例 假如我是一根蜡烛 我愿为人间献上一缕光明 假如我是一滴甘露 我愿为大地献上一丝清凉

解析 例句句式为“假如我是××××,我愿为××献上××××”,前后为假设关系。 模拟预测

1.D 本句运用排比,语气“强烈”而非“舒缓”,“突出强调”而非“生动地写出”。

2.C 第⑤句是用瑞士的夏天、西湖的春天衬托济南的秋冬,不是对比。

3.答案示例 (1)你的鼓励,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2)你的鼓励,如酷暑里的一汪清泉,为我送来凉爽。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仿写题,分析例句可知,需运用比喻的修辞,句式为“你的鼓励,如××里的一+量词+名词,为我送来××”。

4.答案示例 (1)施耐庵领我走进水泊 让我感受到了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好汉的豪情 (2)吴承恩领我走进花果山 让我目睹了龙宫借宝地府除名的孙悟空的果敢

解析 本题是名著阅读与仿写的综合,即用仿写的形式考查名著阅读的内容。所要仿写的两个句子内容上应为文学作品,句式上应与画线句保持一致,即“作者名+领我+作品中的地名,让我+表感悟的动词+故事情节+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5.示例 (1)心系华夏,宏图大展待他年 (2)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6.示例 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7.示例 人生如白驹过隙,但求问心无愧。古人云:开卷有益,此言不谬。因此,与其整日浑浑噩噩,不如潜心读书,孜孜不倦,终将有所成就。

8.音乐家的灵感常常变成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常变成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常变成完美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感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