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创作背景,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体味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能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能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学习难点】

1、学习体味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习理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必然性和我们当前倡导的“和谐”“民生”的时代意义。【学习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 ,元末明初时期小说家。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

⑴《水浒》又名《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⑵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

⑶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尾。 ⑷在艺术上,最杰出的成就是成功塑造了众多有鲜明个性的光辉形象。

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

1 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本,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3、小说中有关林冲的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4、关于细节描写

⑴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⑵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具体如下:①突出人物的性格。②展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后文埋下伏笔。③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二、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⑴赍发:jī资助 ⑵赏赉:lài赏赐 ⑶玷辱:diàn rǔ使蒙受耻辱 ⑷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⑸官司:①旧时对官吏和政府的泛称;②指诉讼 ⑹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⑺浑家:早期白话小说中指妻子 ⑻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⑼理会:①照料,处理;②注意,理睬;③交涉

⑽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 ⑾絮烦:xù fán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⑿庇祐:bì yòu保祐 ⒀掇:duō搬,挪动

⒁酒馔: zhuàn下酒的饭食。

2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复述故事情节。

沧州遇旧―――买刀寻仇―――接管草场―――雪夜报仇(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遇到自己曾帮助过的店主李小二,谈起被高俅陷害的事。不久,李小二店里来了两个鬼鬼祟祟的找到管营、差拨密谈,言语中提到“高太尉”,引起李小二的警觉。李小二把事情告诉林冲,林冲判断是陷害过他的陆虞候,便买了把解腕尖刀去杀仇人。寻了几日没找到,也就算了。此后,林冲被调往草料场,交接那天正赶上风雪交加,林冲外出买酒,回来时发现草厅已被雪压塌,不得已到半里路外的山神庙暂且安身。正饮酒间,听到外面毕毕剥剥响,从壁缝里一看,原来是草料场失火。林冲正待前去救火,听到庙门外有人说话,原来是陆虞候等人。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原来调他去看守草料场是条毒计,目的是置他于死地。至此,林冲忍无可忍,冲出庙门,将三人杀死,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4、梳理故事情节,用小标题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第二部分(2-6):陆虞侯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三部分(7-9):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过渡) 第四部分(10-12):林教头杀敌山神庙(高潮结局) 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李小二感恩戴德。 第二部分:陆虞侯密谋陷害,林教头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林教头雪夜调差,草料场权且安身。 第四部分:大风雪压塌草厅,山神庙复仇造反。

5、小说以什么为线索通过四部分情节表现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 6、小说的情节有什么特点?

小说情节曲折巧妙,张弛相间,故事性很强。 【课堂测评】

1、判断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B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C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3 D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主人公只能是一个。 2、关于《水浒传》的评价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D )

A《水浒》生动的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B《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人物形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身份和经历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生死存亡的关头来描写人物性格,还善于运用比较法、反衬法来突显人物性格。D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名著”。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奇书”。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研读第一部分。 【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

2、林冲有造反上梁山的打算吗?

没有。从“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一句可以得知,此时的林冲并无造反的打算,只想甘心服刑。(文中强调这一点,为的是说明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从而证明了在封建社会里,正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合作探究】

1、朗读第一部分“沧州遇旧”。

2、他乡遇故人,自然提起了往事。怨气冲天的林冲,如何叙述自己遭遇的呢?(学生读)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①分析“我因恶了高太尉”(举例:鬼子,皇军)―――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设想你若是林冲,你会怎样来诉说往事?------“高俅老贼设计陷害于我,把我流放到这里。”

②“未知久后如何”,他想说前途未卜的,是吗?他会有“久后”吗?

不会,由教头变为罪犯,他以为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极限,因而他认为眼前是平稳的,认为自己熬过刑期,回到东京,家人团聚,也许能重振家业。他对于现实还抱有幻想。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