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B. 食品袋中装有硅胶的小纸包的作用是防止食品受潮 C. 爆竹燃放过程中,硫燃烧直接生成三氧化硫 D. 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大量含氮含磷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所以选项A正确。 B.硅胶是一种常用干燥剂,食品袋中加入装有硅胶的小纸包能起到防止食品受潮的作用,选项B正确。

C.S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要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得到三氧化硫,选项 C错误。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与铵态氮肥混合时,碳酸根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到促进作用,降低了肥效,选项D正确。

2.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砂粘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粘土是制砖瓦和水泥的主要原料

B. “燃薪举火”使粘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 沙子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D. 泥坯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仔细理解题中引用的文言文的含义(也不需要理解的很清楚,理解大概含义,借助选项中的叙述理解),再思考对应的化学物质和反应。

详解:A.由题目的“择取无砂粘土而为之”,说明粘土是制砖瓦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所以选项A正确。

B.“燃薪举火”是提供高温的环境,使粘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 C.沙子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选项 C错误。

D.粘土中有一定量的Fe元素,泥坯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含氧化铁),浇水冷却时C与水反应得到CO和H2,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形成成青瓦,选项D正确。

3. 作为“血迹检测小王子”,鲁米诺反应在刑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一种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鲁米诺的化学式为C8H6N3O2

B. 1 mol A分子最多可以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B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有9个

D. (1)、(2)两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和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各个物质的官能团,判断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情况,再逐个选项分析即可。

详解:A.鲁米诺的化学式为C8H7N3O2,所以选项A错误。

B.1 mol A分子中最多可以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是不与氢气加成的,所以选项B错误。

C.只要分子中有一个苯环,就至少保证有12个原子共平面,选项 C错误。

D.反应(1)是A脱去羟基,N2H4脱去氢,生成B和2个水分子的取代反应;反应(2)是用亚硫酸钠将分子中的硝基还原为氨基,所以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的反应(1)可以理解为是两步取代,第一步是A与N2H4取代,脱去1分子水得到:

,该分子再进行分子内的取代,得到。

4.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甲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2 B. 乙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 丙用于模拟生铁的电化学腐蚀 D. 丁用于蒸干A1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根据图示和对应的文字说明,思考每个实验要求的要点,进而选择合适的答案。

..................

B.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时,应该先将量取的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再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所以选项B错误。

C.装置左侧干燥环境不发生腐蚀,右侧发生吸氧腐蚀,因为氧气被吸收,所以中间的红墨水左侧低右侧高,选项 C正确。

D.蒸干A1Cl3溶液的过程中考虑到Al的水解,得到氢氧化铝,再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铝,所以选项D错误。

5. W是由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X、Y按原子个数比3∶1组成的化合物。元素周期表中,Y在X的下一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的最高正价一定大于X B. Y的原子半径可能小于X C. W只能是无机物 D. W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首先猜测原子个数比1:3的化合物都有什么,再带入题目选项进行验证。

详解:W是由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X、Y按原子个数比3∶1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可以猜测X和Y的化合价为+1价和-3价(NH3),或者X和Y的化合价为-2价和+6价(SO3),或者X和Y的化合价为-1价和+3价(PF3),还要考虑可能是有机物这一特殊情况(C2H6)。注意题目要求

3+

元素都是非金属,且Y在X的下一周期。

A.NH3、SO3、PF3、C2H6四种物质中都保持Y的最高正价大于X(注意:O和F煤油最高正价),所以选项A正确。

B.NH3、SO3、PF3、C2H6四种物质中都保持Y的原子半径大于X,所以选项B错误。 C.W可以是C2H6属于有机物,选项 C错误。 D.W如果是氨气,水溶液显碱性,选项D错误。

6. 全钒液流电池装置如图,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移向右侧 B. 充电时,电源负极连接a电极

C. 放电时装置发生的总反应为:VO2+V+2H=VO+V+H2O D. 质子交换膜可阻止VO2与V直接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比较常规的考查电化学知识的试题。解题时应该从图示入手,按照放电的箭头,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再按照四个选项的叙述,进行分析。

详解:根据图示的放电箭头,a电极上的反应是VO2中的+5价V得电子转化为VO中的+4价V,所以a为正极,b为负极。

A.充电(电解)时,阳离子应该向阴极(负极)移动,所以氢离子应该通过交换膜移向右侧,选项A正确。

B.电池充电时,正极转化为充电的阳极,负极转化为充电的阴极,所以电源负极应该连接b电极,选项B错误。

C.根据放电的箭头得到,放电时的反应物有:VO2和V,生成物为:VO和V,所以放电时装置发生的总反应为:VO2++V2++2H+=VO2++V3++H2O(中间是质子交换膜,所以可以在反应物中补充氢离子),选项 C正确。

D.质子交换膜只能允许H+通过,所以可阻止VO2+与V2+直接发生反应,选项D正确。

+

2+

2+

3+

+

2+

+

2+

+

2+

+

2+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