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套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年产3000套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该产品的研制开发是成功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部分技术指标达到了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DSP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器作为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通过了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开发的新一代节能产品PS7000电机环保节能器已形成产业化。“节能、高效、环保、经济、实用”的--科技产品可广泛应用在机械、电子、冶金、矿山、纺织、石油、化工、造纸、食品、交通、包装、印染等各个行业以及风机、水泵等节能领域,能够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5、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一方面是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一方面是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大。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可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60年和220年。世界石油储量日益减少,而燃油汽车是石油消耗的大户,与此同时,城市的排放污染和交通噪声也日益严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都把节能与环保作为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两大主题,其中新能源客车是今后客车发展的主要方向。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各国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投入上将会继续加大力度。

按人均占有量计算,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同时又

--

--

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5%;进口成品油3636万吨,同比增长15.7%。近期,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油价不断上涨,能源的匮乏也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汽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工业发展100多年来,其普及程度和技术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汽车工业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处于支柱产业地位。但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也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巨大压力。目前,汽车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40%,其中汽车的能源消耗量约占1/4。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

目前我国在用汽车量约为3850万辆,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在今后10~15年内,汽车保有量将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减少能源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任务十分紧迫。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看,发展电动汽车将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节能减排,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突破口。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包括燃料电池汽车FC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纯电动汽车BEV)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世界四大高新技术之一,电动汽车产业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我国政府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电动汽车及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在“十五”期间,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2个重大专项之一。在“十一五”计划中,更确定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提出建立以燃料电

--

--

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为“三纵”,以燃料电池和动力蓄电池技术,电驱动系统技术,以及共性基础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建立电动汽车系统技术和关

燃料电池汽车FCEV 混合动力汽车HEV 电动 汽车 863 专项 纯电动汽车EV 动力配置、控制逻辑、总线和通讯协议规程 电动汽燃料电池整车技术 混合动力整车技术 纯电动车整车技术 车整车整车标定和匹配 整车标定和匹配 整车标定和匹配 技 术 发动机和传动 (三纵) 燃料电池发动机 DC/DC变换器 机电耦合技术 ISA/ISG 电动汽车共性 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基本模块) 关键部件技术 电机驱动系统和控制单元 (三横) 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 键零部件产业化技术体系,支撑电动汽车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总体研发体系。遵循汽车工业发展和科技项目研发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重点突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瓶颈和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实现混合动力汽车规模产业化”等主要任务。

为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还先后出台了若干相关政策:

1.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〇七年四月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把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等行业推广燃气汽车,做为搞好石油节约和替代工作,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2.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年版)指出,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推广燃气汽车,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和煤炭液化工程实施进度,发展替代燃料”,同时要“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

--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6年版)规定,在交通运输行业要“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并指出“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是重点专项中的前沿技术。

4.宏观产业政策

在新的《汽车产业宏观政策》中,我国已经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车辆安全性作为汽车产品技术发展的重点,将开发、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缓和能源供应矛盾的重要战略措施,将提高材料回收再利用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里都制定了关于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的政策措施。

5.2007年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将混合动力汽车列为鼓励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大力予以扶持。

XX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在最近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市长夏德仁强调,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弘扬现代工业文明,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工业部门和各个工业企业目前面对最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现代社会,企业家不仅担负着实现经济效益的责任,也担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为此要大力弘扬工业文明,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在最近制定的《XX电动汽车规划》(草案)中,也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XX市绿色公共交通,扶植地方汽车工业企业,大力发展整车产品,建立有本市特点的电动汽车动力平台,形成关键零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