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8讲 宋明理学和明

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限时特训 人民版

时间:45分钟

[固基题组]

1.[2016·保定调研]《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的“明帝幸辟雍(太学)”“上自为辩说”“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可知,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为诸儒演说讲解经义,论辩、研讨经书中遇到的难题,学术性、知识性很强,所以群众都很感兴趣,门外、窗外观听的大小官员及其他人等,达到了上万人,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独尊儒学不代表排斥其他学说;B、C两项在材料中没体现。

2.[2016·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答案 D

解析 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A、B、C三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就世间万事万物而探究天理,符合程朱理学的主张,故D项正确。

3.[2016·南昌月考]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研究重点是社会的伦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理道德,它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其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即封建伦理道德,故正确答案为B项。

4.[2015·昆明摸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可知材料体现内心的自我修行,李翱的“性命之源”思想认为人性来源于天性,而不是内心,故B项错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明理在于格物致知,而不是内心修养,故C项错误;王阳明“致良知”的内心体悟“理”的方法论,强调内心修为,故D项正确。

5.[2016·郑州六校联考]“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④新兴市民工商阶层的壮大

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之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中国明末清初之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受到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的影响。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6.[2015·泰兴模拟]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答案 C

解析 程朱理学把世界万物的本原概括为抽象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C项正确;A项是C项的表现;题干两者都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B项排除;D项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提能题组]

7.[2015·黔东南模拟]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 佛为一大因缘出现

B.③④ D.①③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模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 B

解析 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是指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理学思想。理学把伦理道德视为理,从而构建起以人伦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故选B项。

8.[2015·保定模拟]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知行并重的关系 C.认识的渐进性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没有体现知与行的关系,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的信息可知朱熹反对只格一物便通万理的思想,强调认识的渐进性,故B项错误,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穷理的目的,故D项错误。

9.[2015·海淀区模拟]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1521~1566)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嘉靖以后,程朱理学不再是思想界的主流,陆王心学在明朝中期以后广泛传播,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地位,与统治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李贽的思想在当时受到攻击,不被认可,故C项错误;“西学东渐”思潮在民间影响小,故D项错误。

10.[2016·邯郸质检]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阶层的思想,故选B项。材料认为人之有私是合情合理的,A项错误;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如何管理国家,并没有反映统治危机,D项错误。

11.[2016·江西九校联考]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反映。由题干中“从本质上反映了”可以看出答案的角度在于经济层面。再结合相关史实分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由、平等的理念不断发展,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迎合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故本题选B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2.[2016·资阳诊断]如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