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统计学原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标志 指标

变异与变量 连续变量 大量观察法

二、填空题:

1. 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基人是( ),他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 )科学。

2. 统计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大量( )和( )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是一门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 )科学。 3.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和( )。

4.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和( )。

5.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 )、( )和( )。 6.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点( )、( )、( )。

7. 当研究某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 ),每一居民则( )。

8. 企业工人的年龄、企业设备的价值属于(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

志。

9. 可变的数量标志可称为( ),而数量标志的标志体现则称为( )或( )。

10.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之一,就是统计标志是说明( )特征的;统计指标是说明( )

特征的。

11. 国家统计兼有信息、( )、( )三种职能。

12. 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 )变量和( )变量。 13. 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 )。

14. 要对某企业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测定,则该企业的( )员工便构成( )。

15. 标志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品质标志说明的是现象的性质或

特征,它不能用( )来表示,只能用( )表示;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所以,数量标志在( )上的表现必须用( )表现。

16. 在统计工作中,( )是构成总体的条件,(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

17.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

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

18. 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时间、地点( )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19. 归纳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事实得出( ),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所以是统计研究中常用

的( )。

20. 统计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 )和作用的( ),及其内

在的运行方式与功能。

三、判断题:

1. 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像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 2.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 3.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 4.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5. 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 ) 6. 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

7. 因为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 ) 8. 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着眼于其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研究整体的数量特征。( ) 9. 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单位就可以构成总体。( ) 10.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 11. 三个商场的销售额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12. 当我们把企业当作统计总体来进行研究的时候,企业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 13.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 ) 14.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质量指标。( )

15. 单位产品成本、商品库存量、废品量,都属于质量指标。( )

16. 由于现代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17. 按统计研究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8.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19.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量表示,叫数量指标。( )

20.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 )

四、单项选择题:

1. ( )既是统计整理过程的专门方法,又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指标法 C 统计模型法 D 统计分组法 2. 总体、总体单位和标志( )

A 都是固定不变的 B 都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变动

C 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和单位标志是变动的 D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变动的,单位标志是固定不变的。 3. 变异是统计前提,变异是指( )

A 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B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C 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D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4. 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 )

A 总体单位 B 数量标志 C 指标 D 报告单位 5. 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

A 数量标志 B总体单位指标 C 标志总量 D质量指标

6. 几位员工的月工资分别是800元、830元、980元、1000元,这几个数字是(A 指标 B 变量 C变量值 D 标志

7. 某公司有86名职工,把他们每个人的工资额相加除以86,这是( )

A 对86个工资求平均 B 对86个变量值求平均 C 对86个标志求平均 D 对86个指标求平均 8. 对某市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 )

A 该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 B 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 C 全部调查对象 D 每一种零售食品 9.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 差异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同质性 10. 下列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

A 年产值 B 产品等级 C 职工人数 D 利润率 11. 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

A 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 B 量的方面研究其质量方面

C 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 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 12. (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 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 连续性 13. 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A 威廉·配第 B 阿亨瓦尔 C 凯特勒 D 恩格尔 14. 总体的两大特点是( )

A 同质性和大量性 B 同质性和数量性 C 大量性和数量性 D 同质性和变异性 15. 统计的四个要素是( )

A 总体、样本、标志和指标 B 总体、样本、推断和推断的可靠性 C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 D 标志、指标、变量和变异 16.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

A 社会科学 B 自然科学 C 方法论科学 D 实质性科学 17. “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 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8. 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基本情况的指标是( )

A 评价指标 B 描述指标 C 质量指标 D 预警指标 19. 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众数 20. 调查某大学6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6000名学生 B 6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 2.

3. 说明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4.

5. 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