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结 题 报 告

嘉陵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

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

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

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 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明清之

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

德育的有效途径。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

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

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

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著名教育专家关

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出:

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

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有句名言:“思想可以决

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

”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在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

要和迫切的工作。我们嘉陵幼儿园根据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本着“育人

1

为本、养成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营造健康、快 乐、积极的教育环境。

我园是地处县城的公办幼儿园,习惯养成的的培养虽然不是新的问题,

但目前我园一是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幼儿倍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处在

“独”的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二是外来务工、

留守的幼儿增多,这些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这部分的幼儿缺乏良好

的细心的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的

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

养。因此我们拟以本课题为突破口,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幼儿习惯

的现状,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手段和方法,以及

如何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 一个积极的环境。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

定基础,而幼儿良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未来一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而现实中“三

教”的脱节又使养成教育面临困难。因此,我们着重探索适合幼儿各种良

好习惯形成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

育方法,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幼儿习惯上出现的问题。学习借

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

系,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 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

2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明确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研究;

2、明确幼儿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策略;

3、探索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4、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住两大方面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1、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内容的确定: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习惯筛选 出来。

1、自理能力方面重点培养以下几个内容:

进餐(不挑食,安静就餐,保洁,不剩饭,餐后擦嘴漱口)、 饮水(使用自己的杯子,自己喝水,将杯子放回原处)、

睡眠(自己穿脱衣服,按时入睡、按时起床,保持正确睡姿)、 入厕(主动入厕,主动遵守入厕秩序,正确脱提裤子)、

盥洗(饭前便后洗手,洗手方法正确,使用自己的毛巾)、

整洁(整理自己的物品,将各种物品摆放整齐)等。

2、文明礼仪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个内容:

语言(见人主动问好,能使用文明用语)、

行为(无推打拥挤现象,不随地吐痰,不抢东西、不随手扔东西)、 举止(不抠鼻子,不挤眼睛,正确走路,不咬指甲)、

3

仪态(坐姿、站姿、行走姿势正确)、

合作意识(喜欢交流,乐于助人,乐意分享,诚实,知道谦让,愿与 同伴游戏)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

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实效性。

1.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借鉴其研究成果, 针对我园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不同教养环境方式对幼儿不同个 性的影响。

3.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分析我园目前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

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把教师搜集、观察、调查到

的信息,运用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作出 分析、评价。

4.观察法:观察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加以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及时形成阶

段性总结。对课题分阶段实施情况定期分析总结并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活动, 如学习心得、论文交流、经验介绍等。

七、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更新理念,家园树立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基层实施者,是幼儿园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教

师的教育观念指导和影响着她们的教育工作。为了让教师们真正规范地落

实“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我们制定了《幼儿园幼儿良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