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3.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 答:

4.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

1

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

5.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答:

6.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答:

7.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9.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10.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

2

11.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2.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答

13.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14.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15、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 16、选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3

答:

18、“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19.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 20.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

21.笫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 22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23、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

24.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25.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2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 指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27.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8.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表明 2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

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