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高富水地段城市隧道动态信息化注浆成套技术、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高压富水地段城市隧道动态信息化注浆成套技术、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2015.10~2017.12 钟可/15973139783 成功修建了长沙地铁4号线北二环路站、溁湾镇站及长沙地铁5号线蟠龙路站,并较业主计划工期提前3.5个月完工。 确保了全国首批PPP项目示范工程——龙洲湾隧道项目安全快速施工。 确保了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安全快速施工。 重庆茂和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2016.04~2017.12 2016.10~2017.12 吴建良/15125411888 敖贵勇 / 17784322907 郑袁林/15223076167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5.01~2017.08 成功修建了中梁山项目扩容改造隧道工程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 产权 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式升温系统及通风升温施工方法 国家 (地区) 中国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 专利 有效 状态 发明专利 2015106 33083.2 20170808 257888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姚志军、范恒秀 刘新文、朱汝威 邹超、王刘勋、杨丁铭、裴有效 伟伟、张海鹏、苟涛、冯明军 黄成、刘家军、谢三林、刘德、彭继勇、帅建国、潘泽球、刘灿、张艳涛、邱琼 发明专利 特大断面暗挖隧道回旋开挖法 中国 2011103 89869.6 20140820 1464273 有效 发明专利 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 中国 2015108 70024.7 20171107 2686764 刘德、张家识、黄毅翔、郑邦友、罗伟庭、王维、邝利军、李金有效 求 周仁强、李玉文、郑金龙、林国进、蔚艳庆、王联、田尚志、李蔚磎、韦远飞、朱长安、唐协 张永红、雷明锋、彭立敏、李玉峰、黄国富、孟栋 发明专利 公路隧道施工通风结构及其通风量控制方法 基于爆破震动的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的分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用于大变形地层的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工法 中国 2015103 04502.8 20170315 2412991 有效 发明专利 中国 2014100 04729.6 20160302 1966914 有效 发明专利 中国 2013104 91598.4 20160316 1986781 郑建国、李玉文、林国进 王联、郑金龙、李晓洪、田尚志、高有效 世军、田志宇、丁尧 国家级工法 近接施工预切割扩挖隔震爆破施工工法 中国 建质【2015】201512 215 ISBN 978-7-114-12342-9 GJJGF268-2014 李玉峰、黄国富、张艳涛、张永红、肖波 有效 专著 复杂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设计施工技术 中国 201508 - 谭立新、李玉峰、雷明锋、刘灿 有效 软件著作 特长深埋隧道通风井优选系统V1.0 中国 2011SR017184 20110411 - 王明年、郭春、刘大刚、于丽、李玉文、田尚志、李海清 邓尤东、安文汉、袁晏仁、帅建国、潘泽球、周凯、高东波、刘灿、张艳涛 有效 实用新型专利 径向注浆封堵器 中国 201120464031.4 20120711 2295148 有效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工作单位 谭立新 项目排名 1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总工程师/教高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5%,对创新点1、2、3均有重要贡献。研究提出了高海拔地区人体缺氧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及氧含量的控制标准对本项目 (创新点1)和高富水地下工程动态分区注浆成套技术(创新点2),建立了岩土近技术创新 接施工影响分区标准(创新点3)。 性贡献 主要旁证资料:企业标准1项,专著2部,工法2项,论文1篇。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姓名 工作单位 刘新文 项目排名 2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经理/高工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子题负责人,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研发了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式升温系统及通风升温施工方法(创新点1)。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企业标准1项。 雷明锋 项目排名 3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副教授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对创新点2、3有重要贡献。合作研发了富水地下工程施工(创新点2)和动态降、排水优化设计方法(创新点3),建立了浅埋地下工程施工地层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和发明了岩土近接施工影响分区标准(创新点3)。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著3部,省部级工法1项,企业标准1项,学术论文30多篇。 姓名 工作单位 刘灿 项目排名 4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副总工程师/高工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对创新点1、2、3有重要贡献。共同研发完成了《高海拔地区(海拔4380m)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参与形成了高海拔隧道通风供氧企业标准(创新点1);研发了高富水地下工程动态分区注浆成套技术与设备(创新点2);建立了特大断面立体式回旋分部隧道开挖法、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组合型钢支护开挖方法等系列工法(创新点3)。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专著1部,省部级工法5项,企业标准1项,论文1篇。 刘大刚 项目排名 5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发了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式升温系统及通风升温施工方法(创新点1)。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企业标准1项,论文11篇。 姓名 工作单位 黄毅翔 项目排名 6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总经理/高工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对创新点1、3有重要贡献。共同研发完成了《高海拔地区(海拔4380m)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参与形成了高海拔隧道通风供氧企业标准(创新点1);合作发明了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创新点3)。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工法2项,企业标准1项,论文2篇。 郑金龙 项目排名 7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分院副院长/教高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30%,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研究并掌握了隧道洞内外气温、地温变化特点以及空气-围岩热交换规律,提出了特长隧道冻害设防等级及设防地段的划分原则,建立了考虑衬砌和围岩约束条件的隧道冻胀力理论计算方法(创新点1)。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企业标准1项,论文6篇。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姓名 工作单位 刘德 项目排名 8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分公司总经理/高工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对创新点3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发建立了特大断面立体式回旋分部隧道开挖法、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组合型钢支护开挖方法等系列工法(创新点3)。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部级工法3项,论文2篇。 姚志军 项目排名 9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总工/工程师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30%,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参与研发了基于CO浓度控制标准的高海拔隧道施工个体式和弥散式相结合的通风供氧技术、建立了高海拔地区隧道结构混凝土冻害抑制技术(创新点1)。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省部级工法1项,企业标准1项。 李玉峰 项目排名 10 完成单位 职务/职称 高工 姓名 工作单位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性贡献 项目主研人员,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30%,对创新点3有重要贡献。发明了岩土近接施工影响分区标准(创新点3)。 主要旁证资料: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2项,专著2部,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