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0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2.下图3-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3-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图3-1

图3-2

A.图3-1的中a、图3-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3-1的中b、图3-2中A→B时的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图3-1、图3-2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生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6.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7.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IV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II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亲本 后代 杂交 雌 × 雄 灰色 白色 I 灰色 × 白色 82 78 II 灰色 × 灰色 118 39 III 白色 × 白色 0 50 IV 灰色 × 白色 74 0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9.用链霉素或新霉素处理,可以使核糖体与单链DNA分子结合,这一单链DNA分子可以代替mRNA合成多肽,这说明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 B.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DNA C.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蛋白质 D.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流向DNA

10.2007年7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

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32

11.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

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32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②部分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的DN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

13.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

基因型 比例 TTSS 1 TTss 1 TtSS 1 Ttss 1 TTSs 2 TtSs 2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14.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1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及体内的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A.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不变 C.增加、不变、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16.对实验狗的下丘脑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

其下丘脑,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一定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存在着温度感受器 B.下丘脑存在着温度调节中枢

C.下丘脑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

D.下丘脑中有神经元参与体温调节反射弧的构成

17.刚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①应激性的结果,红细胞数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8.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它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膜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值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B.质子通过扩散跨膜运动

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

1818

19.给一只小白鼠吸入O2,则这只小白鼠体内最先含有O2的物质可能存在于 A.小白鼠的尿液中 B.呼出的CO2气体中

C.细胞内的C6 H12O6中 D.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中

20.分析下表可知,正常血红蛋白(HbA)变成异常血红蛋白(HbW),是由于对应的基因片段中碱基对发生了 mRNA 密码顺序 正常血红蛋白 (HbA) 异常血红蛋白 (HbW)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ACC UCC AAA UAC CGU UAA 苏氨丝氨赖氨酪氨精氨终止 酸 酸 酸 酸 酸 ACC UCA 苏氨丝氨酸 酸 AAU ACC GUU AAG CUG GAG CCU CGG UAG 天冬苏氨缬氨赖氨亮氨谷氨脯氨精氨终止 酰胺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重组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漏答得1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一种新的能导致人类患病的禽流感病原体,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忧虑的原因是: A.导致禽流感的细菌能够抵抗多数抗生素

B.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可能突变,使其在人群中传播

C.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由野生鸟类携带从而随着它们的迁徙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D.导致禽流感的病原体能通过煮熟的鸡肉传播 22.下列图形中曲线能表示

A.表示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关系

B.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C.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D.表示反应物的浓度与酶的催化反应速率的关系

2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分解者把来自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释放到环境 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D.人们利用生产者做食物时,比利用其他营养级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24.经测定细胞内某有机大分子含C、H、O、N、P五种元素,以单链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

呈酸性,则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 D.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5.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

的关系,从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适宜温度 B.酶因温度过高而失活

C.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26.下列各图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B.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表示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27.下列各项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B.骨折造成的细胞死亡

C.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死亡

D.人的红细胞在达到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2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