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年安康杯竞赛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整理]年安康杯竞赛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2、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可以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或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获得赔偿两者之间任选一种。(错)(工伤社会保险和民事赔偿不能相互取代,从业人员可以享受双重保障)

3、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 A )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A、15日 B、20日 C、30日

4、夜班劳动是指( B ) A、当日二十一点至次日五点 B、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 C、当日二十点至次日四点 D、当日十九点至次日三点

5、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所以对违章指挥仍要服从。(错)(从业人员应当服从的是正当、合理的管理,对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有权拒绝。)

6、工作台,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 C )。A.48伏 B.110伏 C.36伏

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全面负责)

8、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 ×)(人民政府)

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10、发生化学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无关人员集中,以免人员伤亡。 ( × )

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12、当发现有员工苯中毒后,应马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 √ )

1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 )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5、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 )

16、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省级以上)

17、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A)周岁? A、18 B、20 C、22 D、24

18、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C)分贝? A、75 B、80 C、85 D、90 19、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B) A、1月19日 B、11月9日 C、1月9日 D、11月19日

20、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A)。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监督测仪器 C、手提消防器材

21、为防止焊工不受弧光伤害,宜穿什么颜色的衣服?(A)

-------------

-------------

A、黑色 B、白色 C、灰色 D、红色 2、下列(C)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A、锅炉司炉工 B、厂内机车驾驶人员 C、钳工 D、起重机作业人员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B)年()月()日时候开始实施。 A、2001.5.1 B、2002.5.1 C、2003.5.1

2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C)年。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4、我国的职业病诊断实行三级诊断、鉴定制,最高为哪一级?(B) A、设区的市级 B、省级 C、卫生部 2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可以处多少罚款?(A)

A、 2万元以下 B、 5万元以下 C、 10万元以下

26、危险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和入口应保持畅通,出入口不应少于(A)个。

A、2 B、3 C、4 D、5

27、车辆行人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地,服从(C)。

A、灯光信号 B、交通标志或标线 C、交通警察 28、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B )来寻找漏气点。 A、用火试 B、肥皂水 C、闻气味

29、静电电压最高可达(B),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A、50V B、数万伏 C、220V 30、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

危险是 (B )。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31、使用叉车时,如有大型货物挡住驾驶员视线时,应 (A)。 A.倒车行驶 B.正常行驶 C.不能行驶

32、汽车在加油时(C)。 A、禁止使用汽车喇叭 B、禁止打开雾灯 C、禁止使用手持电话

33、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34、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B)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5 B、10 C、15

3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B)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36、危险化学品装卸前后必须对车辆仓库进行必要的(A),清扫干净,作业使用的工具应能防止火花。A、通风B、冲洗 C、消毒

37、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C) A、躲到广告牌下 B、躲到大树下 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38、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 (C )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39、被困在电梯中应(C)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

-------------

-------------

顶部脱险 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40、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C)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41、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 C )。A.口对口吹气法 B.口对鼻呼吸气法 C.口对鼻吹气法

42、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B)个月。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43、(C)级以上的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A. 四 B. 五 C. 六

4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干部 C.保卫干部 45、有车辆出入的仓库,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B)米。 A.2 B.2.5 C.3

46、车间中各机械设备之间通道宽度应不少于 。(B) A.0.5m B.1m C.1.5m

47、氯气泄漏时,抢修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进入现场首先要 。 (B) A.加强通风 B 切断气源 C 切断电源 48、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外型 是 。 (C) A.带斜杠的圆形框 B.圆形边框 C.正三角形边框 49、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 。(C )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50、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间隔至少应保持______毫米空间才能使用。( C) A.20 B.2 C.32

51、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 。(A)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2、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 灭火。 ( C) A.用泡沫灭火器 B.用水 C.用干粉灭火器 5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 ( C)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54、《安全色》标准中,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颜色为( C)。 A、红色 B、绿色 C、兰色

55、《安全色》标准中,表示警告、注意的颜色为(A)。 A、黄色 B、兰色 C、绿色

56安全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义,表达了一定的(C)。

A、危险情况 B、环境装饰 C、安全信息

57、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A)周岁的劳动者。 A、18 B、19 C、20

58、怀孕(B)的女职工,企业要给予工间休息,一般不安排夜班劳动。A、五个月 B、七个月 C、八个月 59、对女职工和(C)必须给予特殊劳动保护。

-------------

-------------

A、老职工 B、技术干部 C、未成年工

60、总体来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A、人的失误和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设备缺陷 C、运气不好

加赛题库

2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A)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B.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26、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 B.森林火灾 C.公共卫生事件

27、.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C )。

A.安全生产管理资格 B.安全生产管理学历 C.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8、国务院办公厅设置( B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29、( A )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 B.应急救援专家组 C.消防与抢险机构

3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B )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 B.属地管理为主 C.政府主导 3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C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3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A )。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