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冯清秀版课后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机电传动控制》冯清秀版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12

U1d?2????2U2sin?td(?t)?0.45U1?c?22cos??2Ud0.45U?1?2?60?1?0.220.45?220

α=77.75°,导通角θ=180-77.75=102.25 °

1oUd?0.9U210.13答:

1?cos?2

当α=0°时,电压应达最大,即为60V,所以变压器副边电压:

U2?2Ud2?60??66.667V0.9(1?cos?)0.9?(1?cos0)

2U2?2?66.667?94.281

元件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考虑安全系数为2~3,故断态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额定电压)为: UDRM=(2~3)×94.281V=(188.563~282.844)V

额定电流:因α=0° ,所以IT=(1.5~2)×10=(15~20)A 10.14答:

10.15

10.16答:见图10.29。如VS1被击穿,则VS3、VS5会短路,因为UBA、UCA不会加于负载,VS4用不着导通。

10.17答: 对晶闸管触发脉冲的要求主要有足够大的触发电压和电流、有一定的脉宽度、不触发时的输出电压小最好为负、前沿要陡和与主电路同步。

主要有三个环节:同步波形产生、移相控制、脉冲形成三个环节组成。

同步波形产生:产生与主电路电压同步的电压波形,使对应每一主电压波形的控制角α都一样。

移相控制:为了改变输出主电压平均值,需要对同步波形移相,以改变控制角α大小。 脉冲形成:把产生的具有一定控制角且可人为改变控制角的同步波形变成触发脉冲输出。

10.18答:振荡频率是由充电常数(RC)决定。为了获得较高的振荡频率,减小充电电阻R与减小电容C效果是一样的。

E?UVE?UP?R?IPIV

R受以下因素的限制:

10.19答:如果不同步,由于每个正半周的控制角不同,输出电压就会忽大忽小的波动。所以要求在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的半周内,控制极获得第一个正向触发脉冲的时刻都相同。 10.20答:改变R就改变了电容的充电时间常数(RC),也就改变了电容充电的快慢,也就改变了第一个正向触发脉冲的时刻,即实现移相。移相的目的是:改变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平均值大小。

10.21答:图10.31(b),为α=2π/3的情况。

did?ud?Uddt,id↑,即eL极性在ωt1触发VS1,ud=uA,且在1~2区间,ud>0,由式

L为左正右负,L储能。交流电网、电动机输出能量。

到2~3区间,ud<0,但Ud更负,由上式,id↑,L、交流电网吸收能量,电动机输出能量。

到3点,ud=Ud,id达最大值。

过3点后,ud比Ud更负,id↓,eL左负右正,L、电动机输出能量,交流侧电流由高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