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监督管理制度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热工监督管理制度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Q/HN-2-2600.MDR.014-2011

二、具体要求:

1.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常规性调校时,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无明显震动和强磁场干扰,室内保持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 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准时,其标准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一般应小于被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在现场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比对时其标准器的基本误差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 3. 无论现场调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还是试验室校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都要填写校验报告并登记台帐,要求记录清晰准确。仪表校验工作要在校验周期以内完成。

4. 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抽检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最长周期不应超过半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试验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计量标准的使用及维护行为,特制定以下《试验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一、计量标准的使用:

1、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从购进之日起,由保管人员验收做好台帐记录,主要附件必须填写清楚,并统一登记、造册、编号。

2、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均由各专业负责人维护保管,并建立技术档案,人员变更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3、计量标准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规定送检,超周期或不合格的计量标准不得使用。

4、每套计量标准必须编制正确规范的量值传递系统图和操作规程,使用计量标准检定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标准仪器、仪表应按规定的年检计划按期送检,如在使用期内发现有问题可提前送检,以保证量值的正确传递。

5、使用要合理。不能用高精度的计量器具测量低精度工件,更不能用低精度计量器具测量高精度工件。专用检具不能作他用。

6、使用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校对“0”位,擦净油污等。使用中要文明操作,轻拿

5

Q/HN-2-2600.MDR.014-2011

轻放,放置平稳,更不能将计量标准作其他工具使用。用后要计量标准作必要的保养。 7、计量标准领用时手续要齐全,用途要明确,不得转借他人或自行调换使用。 二、计量标准的维护:

1、使用者发现计量标准有失准的情况,应及时报送标准室负责人处理,严禁自行乱拆乱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使用后的计量标准,要洗擦干净,作必要的技术保养,有包装盒的应放入包装盒内,达到防潮、防锈、防腐蚀。

3、长期不用的计量标准要定期进行保养,如通电、上防锈油等,保证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 4.要定期对计量标准的器具进行定检。 三、标准室内要求:

1、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定期更换灭火剂,保持随时可用状态,实验室保管人员会熟练使用灭火器材(设备)。

2、标准室严禁吸烟和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

3、标准室保管人员负责建立和管理资料台帐、合格证、记录卡和计量测试原始记录,档案资料,包括使用说明书、检定规程、维修、损坏、更新记录等,定期填取计量报表,对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隔离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4、经批准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5、保持实验室、仪器室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DCS工程师站管理制度

1、热工专业工程师站(含历史站、DEH工程师站),由热工班组进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工程师站的维护和逻辑组态的监督,对于申请进入工程师站人员要做好登记。工程师站钥匙要妥善保管,保证随用随到。

2、进入工程师站人员注意保管好室内卫生,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本人打开的程序、画面,微机、座椅恢复原样,物品摆放整齐、房门锁好。

3、工程师站的使用和操作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根据生产需要,工程师站使用及操作人员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6

Q/HN-2-2600.MDR.014-2011

1)、硬件维护使用操作级:本级人员可以进行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系统软件的安装、恢复、更新;

2)、一级组态操作员:本级人员可以在线修改、调整组态参数,以此来满足调节系统参数整定,联锁、保护解除投入,数据采集点量程、参数的修改等维护需要。

3)、二级组态操作员:本级组态操作人员兼有一级组态操作员的权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得到操作权限授权人的允许条件下进行组态设计、组态逻辑的变更修改和下装。 4)、操作权限授权级:本级人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师站操作人员进行分级授权。 5)、班组其他人员均具有最低使用权限,可以查询系统参数、逻辑状态,但无权进行任何程序、逻辑、参数的编辑、修改和进行控制器的下装。

4、进入工程师站工作的人员只能进行本人权限范围内的操作(特殊情况,经上一级权限负责人授权除外),严禁随意使用外来软盘、移动硬盘、光盘,严禁播放任何影碟、音像制品,严禁安装任何其它未经许可的应用软件、工具,严禁随意建立文件夹复制、恢复逻辑组态文件,不经允许严禁任意删改任何目录任何文件,逻辑组态、编译、下装等工作,必须经过审批许可才能进行,并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负责。

5、各级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都要有监护人员在场,并且向监护人员讲明操作目的,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操作(监护人员可以是无操作权限人员,监护时不允许进行操作)。

6、进入工程师站的人员要在工程师站内的《进入工程师站申请记录单》上进行详细的登记,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之后,还要在记录单上说明操作过程,注明工作内容、操作记录,及进入、离开时间。未进行记录或记录不全的一次罚款200元。

7、每次进行组态变更,必须进行程序备份,并说明变更内容及其日期。每次启机之前,必须检查一次工程师站组态程序及其执行情况,同时检查历史站工作状况,保证SOE功能正常,启机、停机、以及发生重大事故过程中,严禁运行人员、不相关检修人员自行检查、打印任何追忆报表。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实施。

7

Q/HN-2-2600.MDR.014-2011

热工设备缺陷和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1、为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凡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各种异常情况,威胁人身安全,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检修人员进行处理和消除的,均定为设备缺陷。 3、设备缺陷分三类:

一类设备缺陷,系指需结合大修或结合改进工程,需较长时间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 二类设备缺陷,系指需停主设备缺陷才能消除的。

三类设备缺陷,系指不需停主设备而随时可以进行消除的设备缺陷

4、班组要建立设备缺陷记录本;设备缺陷记录主要记一二三类设备缺陷。专工每天上岗查阅运行记录的缺陷并签署处理意见。班组人员上岗看运行记录的缺陷并按专工签署的处理意见及时进行处理,缺陷处理完后检修人员应会同运行人员到现场检查,并一起在缺陷记录本上签字,并把巡回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及时记录在缺陷记录本内。

5、班长对可以自行处理一类缺陷,及时指定专人进行处理,并对发展中的缺陷采取一切可能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

6、对本班不能处理的一二类缺陷,应向专工提出处理意见,并安排计划检修。

7、到现场消除缺陷,应按工作票制度开工作票,作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消除缺陷时要有专人监护,不允许一个人单独进行工作。

8、三类缺陷必须在24小时内消除,无备件暂无法处理的缺陷,可待备件到货后消缺处理。 9、对已发现的缺陷,可以随时消除的不进行消除,或一时不能消除的既不采取必措施又不上报的,由此而引起的事故由检修人员负责,由于运行工作缺点,致设备缺陷扩大而引起的事故,由运行人员负责。

10、每月底班组将本月的设备缺陷作一次统计,并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查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11、班组建立机组事故统计记录本,如实记录机组每次发生事故的时间、事故过程、责任分析、预防措施等内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