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护理学基础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消毒:指杀灭或去除外界环境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静脉注射法:指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腔内的方法。 3.皮下注射:是指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内的方法。 4.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5.清洁区:是指凡未被病原体污染、患者不能进入的区域。

6.医源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亦称医院内感染 二、填空

1.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

2.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浸泡法 擦拭法 喷雾法 熏蒸法 4.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5.药物的名称 浓度 剂量 用法

6.1500 150 7. 浑浊 沉淀 药名模糊 过期 8.加压疏通 肺栓塞 9.7d 重新灭菌 无菌容器 三、选择

BCCBB CCCBC ACBBB CDCAC CC 四 简答: 1. 答:(1)感染链存在。

(2)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3)医院感染管理机制不完善。

(4)医院布局不合理,隔离措施、施舍不健全。 (5)消毒灭菌质量监控不严,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 (6)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2. 答:(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4)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和体位姿势。 (5)现用现配注射药物

(6)注射前,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7)检查回血

(8)运用无痛注射技术

(9)严格执行注射用物的消毒隔离制度 3. 答:静脉输液的目的是: (1)补从营养,供给热量。

(2)纠正电解质紊乱,调节酸价平衡。 (3)脱水利尿,加减轻水肿。

(4)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 (5)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 答:以医疗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好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工作。 五.论述 答:(1)存在问题:体温升高。

(2)相关因素:1.输入致热物质。2.微粒污染。3.输注溶液量大、速度快、温度低。(3)护理措施:1.立即更换输液器和液体,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医生。2.安慰患者,给于心理支持。3.乙醇或温水擦浴。4.遵医嘱给药。5.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做细菌培养。6.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复习题(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灭菌: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的过程。

2.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物品。

3.外源性感染:医院内患者遭受来自身体外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 4. 肌肉注射: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腔内的方法。

5.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的无菌溶液由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 6. .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二.填空

1说话轻 走路轻 操作轻 关门轻 2物品名称 灭菌日期 3 十字法 连线法 4活塞 针梗 5斜面 注射器刻度 5o-15o 6三角肌 臀大肌 臀中小肌 股外侧肌 7穿刺点出血 皮肤出血点 牙龈出血 血尿 8.高渗盐水 升压药物 含钾药物 9血容量 凝血因子 携氧功能 10厚度 远离大血管 神经干 暴露 三、 选择

DDCAB CADCC DBBBD CCCBD AD 四、 简答 1. 答:(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作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其外

上1/4避开内角的区域(2)连线法:髂前上棘与骶尾结合处连线的外上1/3处 2. 答:①在穿刺点上方约10cm处扎止血带②穿刺部位常规消毒,范围≥8cm ③穿见回血后,顺静脉方向平行进针0.3-0.5 cm④推进套管后在松止血带 ⑤按压套管顶端,拔出引导针后插入静脉帽旋紧 3. 答:⑴首次接受青霉素治疗

⑵接受青霉素治疗,用药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 ⑶在用药的工程中更换药品批号 4答:(1)针头画出血管外。(2)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静脉,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3)针头刺入较深,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穿透对侧或旁侧血管壁。

(4)针头刺入过深,穿透血管壁。

2.处理方法:立即拔针,更换针头和部位,重新穿刺 五、论述

答:1严禁再次使用青霉素 2在体温单最下面“药物过敏”栏内、医嘱单、注射卡、门诊卡上用红笔注明“青霉素阳性”(+)标记 3在患者床头卡上添加醒目标记 4通知医生并能够严格交班 5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用药指导,避免再次接触同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