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26页word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26页word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 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 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 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 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 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 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 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

第 1 页

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 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

1)

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

第 2 页

少于瓶体积的1/3,不多于2/3。

2) 3)

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与蒸馏头侧管下线对齐。 接受器:接收器两个,一个接收低馏分,另一个接收产品的馏分。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蒸馏易燃液体时(如乙醚),应在接引管的支管处接一根橡皮管将尾气导至水槽或室外。

4)

安装仪器步骤:一般是从下→上、从左(头)→右(尾),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蒸馏装置严禁安装成封闭体系;拆仪器时则相反,从尾→头,从上→下。

5) 6) 7) 8) 9)

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30℃以上。 液体的沸点高于140℃用空气冷凝管。

进行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水,再进行加热。 毛细管口向下。 微量法测定应注意:

第一, 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化;

第二, 沸点内管里的空气要尽量赶干净。正式测定前,让沸点内管里有大

量气泡冒出,以此带出空气;

第三, 观察要仔细及时。重复几次,要求几次的误差不超过

1℃。

试验二 重结晶及过滤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抽滤和热过滤的操作 二、试验原理

第 3 页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时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分离

三、试验仪器和药品

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电炉、石棉网、玻璃棒、滤纸、苯甲酸、活性炭、天平

四、试验步骤

1、 称取3g乙酰苯胺,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80ml水,加热至沸腾,

若还未溶解可适量加入热水,搅拌,加热至沸腾。

2、 稍冷后,加入适量(0.5-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趁

热抽滤。

3、 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

量m。

五、试验数据

六、问答题

1、 用活性碳脱色为什么要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

液沸腾时加入?

(1)

只有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看得出溶液是否有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加活性炭或应加多少活性炭;

(2)

固体样品未完全溶解,就加活性炭会使固体样品溶解不完全(活性炭会吸附部分溶剂),同时活性炭沾的被提纯物的量也增多;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