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2020·泰州调研)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 )

A.认为人欲也是天理 C.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B.主张“致良知” D.强调经世致用

解析:选A。A项表述与题目中“天理寓于人欲”相符,故A项正确;B项表述属于王阳明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故C项错误;D项表述牵涉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12.明朝中后期,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理》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说明了当时( )

A.出现社会转型的倾向 B.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 C.程朱理学的根基遭到动摇 D.早期启蒙思想传播非常广泛

解析:选A。A项表述与题目中“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理》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相符,故A项正确。

13.《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

A.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

解析:选D。明清进步思想虽然有反传统、反专制的主张,但仍是传统儒学范畴,故清政府允许其入祀孔庙是继承中华文明正统史观的体现,故选D项。

14.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 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

解析:选A。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以及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清之际

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这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选A项。

15.

右图为清代国子监(太学)大门外的下马石,石刻汉、满两种文字“官民人等至此下马”。此处文物古迹( )

A.缺少史料印证无法判断内涵 B.体现了清政府的民族传统 C.用以严明宫禁之地出入秩序 D.彰显了儒学文化的特殊地位

解析:选D。材料“国子监(太学)大门外的下马石,石刻汉、满两种文字‘官民人等至此下马’”,体现了国家对儒学文化的推崇,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6.(2020·南京、盐城调研)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术上,顾炎武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学风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政治上,他反对“独治”,认为“独治而刑繁,众治而刑措”。道德上,他主张“张四维、厚风俗、行己有耻”。

——摘编自张岂之《顾炎武》

材料二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始悔向日学之不博,见之不卓……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黎明运动”的“第一人”,开辟了清代学者以音明经,通经明道救世的学术路线,“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对他‘贵创’‘博证’的精神十分推崇”。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思想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顾炎武这一观点萌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炎武这一思想观点的深远影响。

解析:(1)依据材料“学术上,顾炎武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学风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政治上,他反对‘独治’”“道德上,他主张‘张四维、厚风俗、行己有耻’”可从经世致用、谴责八股取士制度、分权众治、树立道德标准等方面概括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2)依据材料“学术上,顾炎武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可得出顾炎武的主要观点是经世致用。依据材料“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学僵化、社会动荡、爱国精神、明朝政治腐败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简评顾炎武这一观点萌发的原因。(3)依据材料“顾炎武是清代学术‘黎明运动’的‘第一人’”“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对他‘贵创’‘博证’的精神十分推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弘扬和阐发了儒家传统的“经世”思想、一定程度上矫正了程朱理学的空疏和不务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实效、影响了清朝及近代的学风、有利于西学的引进和传播、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等方面简析顾炎武这一思想观点的深远影响。

答案:(1)主张:学术经世,振兴实学;谴责八股取士制度,学以致用;分权众治;树立道德标准(行己有耻)。

(2)观点:经世致用。

原因:理学僵化(流于清谈);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强烈 社会责任感(爱国);明朝统治混乱(政治腐败);个人经历。

(3)影响:对儒家传统的“经世”(即治世)思想做了积极的弘扬和阐发,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程朱陆王理学的空疏、不务实际,作了一定程度的矫正;强调“博证”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影响了清朝和近代的学术学风的导向;强调“贵创”(务实革新)的思想,有利于对西学的引进和传播,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