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第28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第28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928 425.1 1929 485.4 1930 576.4 1931 562.0 1932 592.7

5 237.1 5 733.9 4 135.3 2 636.2 1 390.1 190.6 229.4 228.9 188.3 239.8 1 447.6 1 621.0 1 151.1 826.9 574.7 947.9 971.6 944.4 781.6 563.8 865.6 979.1 744.3 528.6 534.6 续表

年份 1933 1934 苏联 684.2 969.3 美国 日本 德国 758.6 法国 657.7 英国 713.7 899.2 2 360.5 319.8 2 647.3 384.4 1 188.6 615.5 1935 1 252.0 3 464.0 470.4 1 641.9 627.7 1 001.7 1936 1 633.9 4 853.4 522.3 1 917.5 670.8 1 197.4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

《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美苏等国粗钢产量中提取任意一个信息作为论点。分析表格中苏联的数据,可以得出在1927~1936年苏联粗钢产量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得出论题:苏联粗钢产量整体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分

析,1927~1936年苏联国内逐步确立斯大林模式,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粗钢作为重工业的组成部分产量不断增长,而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计划经济,未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波及。分析表格中美国的数据,可以得出在1927~1929年美国粗钢产量绝对数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1930~1932年产量大幅度下降,1933年后开始小幅回升,1936年基本恢复到下降之前的产量,得出论题美国粗钢产量呈现升—降—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结合美国历史背景分析,1927~1929年产量高,是由于一战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1930~1932年产量大幅度下降是因为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1936年基本恢复到下降之前的产量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另外,其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从经济危机导致下降,后来政府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德国、日本军国主义政策)促使产量回升的角度归纳论题。论述要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该国国内和国际环境两个视角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 答案:示例一:

论题:苏联粗钢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

阐述: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失调弊端。 示例二:

论题:美国粗钢产量呈现升—降—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 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

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 “示例”仅作为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