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试卷合集】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中考最新终极猜押化学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8份试卷合集】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中考最新终极猜押化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利于空气流动,为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激烈,所以“火要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烧的更旺。故选D。

5.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C.③④⑤属于同种离子 【答案】B 【解析】

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①容易与④形成化合物

试题分析:A、①②最外层电子分别为6、7都未达到8的相对稳定结构,错误;B、质子数相同,那么属于同种元素,正确;C、其质子数不同,形成的离子也不同,错误;D、①易得到2个电子,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结构,很难形成化合物,错误。 考点: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6.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处出现白色固体,由此猜想此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成分。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滴入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是否大于7 D.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未变质,该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该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详解】

A、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加入少量盐酸,盐酸会优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加入的盐酸含量过少,盐酸已经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无法验证是否含有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pH值均大于7,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Na2CO3+Ca(OH)2=CaCO3?+2NaOH,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另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Cl、CaCl2、HNO3 B.FeCl3、NaOH、Na2SO4、KCl C.K2CO3、KOH、Na2SO4、BaCl2 D.KNO3、HCl、NaOH、Mg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Na2CO3溶液与稀硝酸、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稀硝酸、稀盐酸,故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

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无法鉴别Na2SO4、KCl,故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

C、BaCl2与K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MgCl2,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溶液;再将过量的NaOH、MgCl2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盐酸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镁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8.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一一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收集的氧气不纯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一一红磷过量 【答案】B 【解析】

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B. 任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与集气瓶没盖严无关,错误;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集气瓶底没放少量的水,错误;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一一装置漏气,错误。故选B。 9.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是由固体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一个物质在溶液中的结晶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和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A

物质 碳酸钠粉末 二氧化碳 铁 氯化铁溶液 B.B

杂质 碳酸钙粉末 氧气 氧化铁 盐酸 C.C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加足量水过滤、蒸发 点燃混合气体 加足量盐酸蒸发 加足量铁粉过滤 D.D

B.干冰升华

C.冰雪融化

D.海水晒盐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加足量水过滤除去碳酸钙,再蒸发得到碳酸钠,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不是可燃性气体,混合气体不能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但除去了氧化铁,还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盐酸,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11.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 pH,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苹果汁的pH为3.1,小于7,显酸性; B、番茄汁的pH为4.2,小于7,显酸性; C、牛奶的pH为6.5,小于7,显酸性; D、玉米粥的pH为7.5,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1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 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答案】A

【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正确;B、乙酸中碳氢氧各元素质量之比是12×2∶4∶16×2=6∶1∶8,,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C、一个乙酸分子中共含有2+4+2=8个原子,故C错误;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6×2=6∶1∶8,故D错误。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

B.番茄汁~4.2

C.牛奶~6.5

D.玉米粥~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