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自测题(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法律逻辑自测题(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该古墓中出土的汉代陶器,图案精致、色彩协调,可惜都有损坏,不能展出。经过陶瓷工人的努力,现已将它们一一仿制出来,终于使这些汉代陶器能与广大参观者见面了。

问:这段话是否违反逻辑思维规律?请作简要说明。

4.什么是类比推理?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共变法?共变法与契合法、差异法相比较,分别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论述题

1.试构造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其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并说明构造的步骤和理由。

2.某地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在掌握了大量材料后,侦查人员作出了如下推断:如果甲有作案时间,那么乙有作案时间。有证据证明,甲有作案时间并且甲去过现场,如果乙没有去过现场,那么甲也没有去过现场,所以,乙去过现场并且有作案时间。

请问:侦查人员的推理是否正确?请写出其推理过程。

自测题(五)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⒈定义过宽 2.集合概念 3.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外延,从而由种概念过渡到包含它的属概念;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外延,从而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 4.排中律 5.矛盾律;自相矛盾 6.假;真 7.或者甲无罪;或者乙有罪 8.(p∨q∨r) 9.“张某的写作能力比较强并且张某是新闻系的学生”;“有些新闻系的学生写作能力比较强”(或“有些写作能力比较强的是新闻系的学生”) 10.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二、单项选择题

1.②

6.①

2.② 7.③

3.② 8.③

4.② 9.③

5.④ 10.①

三、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④⑤ 5.①③④⑤ 9.①②③④⑤ 13.②④

2.①③④ 3.①②③④ 4.①②④⑤

6.①②④ 7.①②③④⑤ 8.①②③④⑤ 10.①②④⑤ 11.②③④⑤ 12.②③⑤ 14.②③ 15.①④⑤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自测题(六)

一、名词解释

1.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 2.属概念与种概念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4.大项扩张与小项扩张 二、填空题

1.从概念间的外延关系来看,“法律工作者”与“法官”具有( )关系;“驼鸟”与“鸟类”具有( )关系。

2.“能被2整除的数”(a)、“能被6整除的数”(b)、“能被8整除的数”(c)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

3.“并非有些政法干部不是党员”和“政法干部都不是党员”这两个命题之间具有( )关系。

4.任一负命题的负命题都等值于( )。 5.无论给逻辑变项p、q赋以何种真值,“p→(q→p)”这一命题形式的真假情况都是( )的。

6.若用A、B、C、D分别表示逻辑变项,则“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可用符号公式表示为( )。

7.“并非只要你刻苦学习,成绩就一定好。”等值于( )这样一个联言命题。 8.“没有一个A是B,没有一个B不是C,所以并非所有C是A,”这个三段论的格和式是( )。

9.若“p”、“p∧q”和“~p∨~q”这三个命题形式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据此就可以断定变项p、q、r中必然为假的是( )。

10.以MAP为大前提,MAS为小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 )。 三、单项选择题 1.“四季”和“春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①属种关系 ②交叉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全异关系 2.“普遍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

①普遍概念 ②集合概念 ③属性概念 ④单独概念 3.下列各概念组中,与“法律工作者”(a)、“律师”(b)、“党总支书记”(c)、“党员”(d)具有相同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是( )。

①工人(a)、青年人(b)、运动员(c)、诗人(d) ②工人(a)、中年工人(b)、青年运动员(c)、重庆市的青年运动员(d) ②学生(a)、大学生(b)、运动员(c)、蓝球运动员(d) ④学生(a)、大学生(b)、蓝球运动员(c)、运动员(d)

4.与“如果甲厂的领导班子不是团结一致的,甲厂就不可能把生产搞上去。”等值的命题是( )。

①如果甲厂的领导班子是团结一致的,甲厂就一定能把生产搞上去 ②或者甲厂的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或者甲厂不能把生产搞上去 ③虽然甲厂的领导班子不团结一致,甲厂也能把生产搞上去 ④或者甲厂的领导班子不团结一致,或者甲厂的生产搞不上去 5.当SAP和SIP都为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只能是( )。 ①全同关系 ②从属关系 ③交叉关系 ④全异关系

6.与“并非所有网恋都没有好结果”这个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

①网恋都会结好果 ②有的网恋会有好结果 ③网恋不会结好果 ④有的网恋没有好结果 7.“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都是团员”,这一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 ①每一位男同学 ②我们班的男同学 ③男同学 ④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 8.~(p→(q∨r))等值于( )。 ①(p∨(~q∧r)) ②(p∧(~q∧~r)) ③(p∧(~q∨~r)) ④(p∨(~q∨~r))

9.为侦破某起黑社会组织案件,拟在A、B、C、D、E五位侦查员中挑选两位作卧底警员。关于警员的配备,上级初步决定了如下原则:(ⅰ)如果B不去,则A也不去;(ⅱ)只有C去时,B才跟着去;(ⅲ)若D去,则E也必须去;(ⅳ)A、D两人中至少要去一人。考虑到黑社会组织中有人认识C,故C不宜去。这样,最后选中的两位卧底警员应该是( )。

①B和D ②A和B ③B和E ④D和E 10.“那个人一定是新生,因为他佩戴着校徽。”若要使该论证有效,就必须以下列哪项作为理由( )。

①如果他是新生,那么他一定佩戴校徽 ②所有的新生都戴校徽 ③除非他是新生,否则他不会佩戴校徽 ④老生通常都不佩戴校徽 11.“世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雄:头目)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擅:依靠)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反证法 ②淘汰法 ③归纳法 ④归谬法 12.“张某不是本案作案人。因为,如果张某是本案作案人,则他必定是A型血。经查,张某是B型血,所以,张某不是本案作案人。”这个证明采用的是( )。

①直接证明 ②归谬法 ③淘汰法 ④反证法 13.“已知A地区与B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质成分都大致相同,并且已知A地区不适宜种植人参,由此推知B地区可能也不适宜种植人参。”这里运用的是( )推理。

①类比 ②演绎 ③科学归纳 ④简单枚举归纳 14.如果既不同意说“某甲是青年人”,又不同意说“某甲是老年人”,就( )。 ①违反同一律 ②违反矛盾律 ③违反排中律 ④并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

15.据传,有位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异想天开,试图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质。然而这位青年人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下哪项劝告最容易被该青年人所接受( )。 ①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一种溶液,别人早就发明出来了 ②这种溶液发明出来以后,你准备用什么容器来盛放它呢 ③理论研究表明,不可能有这样一种可以溶液一切物质的溶液

④许多人和你一样,都想发明这样一种溶液,但都没有成功,别浪费精力了 16.“有人认为,智力早熟会造成早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5岁就能作诗、9岁通声律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活了74岁;控制论的创始人罗伯特·维纳10岁入大学,14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活了74岁。德国诗人歌德8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文、希腊语等语言进行读写,他活了83岁??由此可见,并非智力早熟就会造成早亡。”这一论证的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通过归谬法反驳论题 ②通过归纳法反驳论题 ③通过类比法反驳论题 ④通过诉诸权威反驳论题

17.运用契合法确定因果联系时,必须是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各种场合中( )。 ①所有相关因素都是相同的 ②所有相关因素都是不同的 ③只有一个相关因素是相同的 ④只有一个相关因素是不同的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不知何时而乐耶?”这段议论中运用了一个演绎推理,若将其恢复为典型形式,则属于( )。

①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②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③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④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9.1997年《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据此进行归类,则以下各项中可归入重婚罪的有( )。

①甲乙二人离婚后又自愿恢复夫妻关系而同居 ②甲在离婚期间又与未婚的乙领取了结婚证书 ③甲在离婚后与未婚的乙登记结婚并生有一子 ④甲在不知乙已婚的情况下与其结婚 20.“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来,也浇不灭我对你爱情的火焰。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来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这段议论( )。

①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②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了“推不出来”的逻辑错误 ④合乎逻辑思维规律,没有任何错误

21.某县领导参加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他讲道:“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李家集乡就没有完成嘛。”在县领导讲话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县领导讲的三句话中有两句不符合实际,真后悔临时拉领导来讲话。

以下哪项正确表达了该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 ①在14个乡中至少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②在14个乡中没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③在14个乡中只有李家集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④在14个乡中只有李家集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

22.针对当时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建筑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的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诸项中,若( )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①严格实施《细则》,将不可避免地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成本

②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③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④在题干所提及的统计结果中,在事故中死亡职工的数量较《细则》颁布前有所下降 四、多项选择题 1.“长江截流”这个概念属于( )。

①单独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集合概念 ④非集合概念 ⑤肯定概念 2.若A与B交叉,且B与C全异,则A与C之间可能是( )关系。 ①全同 ②全异 ③交叉 ④A真包含于C ⑤A真包含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