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1年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是,我想,引导学生学习时如果只理解到“如何讽”后就此打住,是不是太浅显了呢?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是不是应该去探讨蕴涵其中的战国时代的“士文化”?基于这个想法,我实施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确定教什么?——在完成文言字词积累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品读讽谏过程,理解讽谏艺术及悟读人物形象,了解士人的精神风骨”上。

教学环节为:一、理解“讽”的含义;二、析怎样“讽”?三、悟为什么“讽”? 教学重点为:一方面,让学生从讽谏过程中感受到“讽”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士”文化,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

怎么教?想要让学生生动地学,教师就不能枯燥地教。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便是站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只有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活起来,效率才能高起来!因此,课堂教学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到学生手中,老师作为语文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他们学习的伙伴。

文言文教学始终应该扣住“读”,读出深度与广度。对本文的教学,我将在读的有效性和深层性方面做一些尝试。所以教学环节中安排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有齐读,有分组读;有表情读,有分角色读;有轻声读,有高声读;有初读,有析读,有悟读。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析,读中悟。在学生应有的认知水平上不能理解的内容,我将充分发挥老师的首席作用,讲得透彻明了。

总之,在教上《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我抓住一个“讽”字,通过引导学生析“讽”义,学“讽”行,悟“讽”妙,让学生在深度读文的基础上,品味“士”人的风骨,感受古文的魅力。

【过程设想】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感知文言魅力。

2、品读讽谏过程,理解讽谏艺术。 3、悟读人物形象,了解士人风骨

一、导入新课

说含“士”的成语、俗语或名言锦句。老师先起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生例说)从众多的成语或句子中,我们发现,“士”是指一类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士”的所指是不一样的。今天,让我们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为代表,来了解战国时期的“士”。

二、解读“讽”,感知课文内容 1、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字词句读。 2、解读、讲析课题里的“讽”字。

3、学生读文章第三段齐王令的内容,找意思相近的字。 4、学生借助《汉字源流字典》,析“谏、谤、讥、刺”字。 5、翻译齐王令的内容,比较“谏、谤、讥、刺”与“讽”的区别。

【过渡】可见,虽然这几个字都有规劝的意思,但方式方法都不委婉。从“讽”字可以看出,邹忌进谏的方式最委婉,那他是如何委婉地规劝齐王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

看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三、品读“讽”,理解讽谏艺术

[总问]邹忌究竟是如何讽谏齐王的呢?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为了求证“吾与徐公孰美”这个问题,邹忌问了哪些人?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表情朗读,体会三问三答之妙,明白妻因私(偏爱)我、妾因(畏惧、害怕)我、客因欲有求于我,而让我受“(蒙)蔽”。

2、他具体是如何进谏齐王的?学生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并交流,明确:先现身说法,再以小见大,类比说理,委婉进谏。

3、齐王接受了他的进谏了吗?何以见得?学生紧扣文章词句回答。 4、为什么邹忌这样进谏,齐王就接受了呢?

小组讨论,明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真实可信;类比说理,委婉进谏——齐王易于接受。进谏的高妙艺术就在于此。

【过渡】多么委婉地提醒,多么难得的觉醒!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进谏君王,是冒险的事。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你看,商朝的梅伯,以谏纣王被“俎醢”而惨死,比干谏纣三日,剖心而亡;东汉谏议大夫刘陶因向灵帝谏宦官祸国,被诬下狱,闭气而死,等等。太多失败的事例向我们证明:批“龙鳞”,逆“圣听”是需要大智大勇的。

四、悟读“讽”,感受“士”的精神风骨

1、在本文里,邹忌却成功地进谏了齐王,你认为他是怎么的一个人呢? 2、引入人物时代背景。

3、仿照屈原的颁奖词,结合文章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给邹忌写颁奖词。可长可短,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推荐两份全班交流。

4、我们用智慧、勇敢来形容邹忌,用什么来形容齐王呢?

5、齐王纳谏之后,齐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扣第三段,明确:对内,政治修明;对外,国势强盛,威震诸侯。战胜于朝廷。

【接转】群雄争霸,齐国能傲视群雄,与邹忌一样的“士”的倾心辅佐是分不开的。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关于这类“士”人的故事吗?

6、挖掘学生积累,例说“士”人风骨。 五、结束语

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类的人,即便是现在,也不乏其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将来也一定会成为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为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荆州市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良永

【文本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散文,出自儒学经典《孟子》,这是了解孟子散文特色进而深入学习议论性文体的不可多得的课本资源。孟子的散文,多记录他为宣传仁政与王道所演说的文章。为了打动诸侯,利于其政治目的,因而文章逻辑严密,具有鲜明的论说性、鼓动性和文采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文言文的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晰、结构明晰、论说充分。文章开头即引出论断,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论证,然后通过推理的方式,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最终阐明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从语言风格角度看,巧妙运用对比与排比的形式说理,使全篇语句整齐,文气通畅,充分彰显孟子散文思路开阔论证严密思想深刻的特点和雄辩气势。

文言文的教学太“实”,把课文肢解为词句的串解显得凝滞,太“虚”,进行毫无道理的探究延伸显得轻浮,应该在重视文本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适度的课堂活动,最为有效。以读为主线,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梳理结构、品析语言、解读人物思想核心,不失为一种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取向】

“三分诗文七分读”,“读”是文言课堂永远不变的主题。本课教学拟在尝试多种诵读方式的基础上落实相关文言知识的积累运用,体味古代圣哲光辉思想的要义。以新鲜的阅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别样的梳理方式窥知儒学宗师的思想魅力。

【过程设想】

教学铺垫一:走进孟子

1.了解孟子其人 戏说名人:屏显一: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戏言解说:今天的学习从接触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开始。他人称孟子,名轲,字子舆,在他妈妈三迁断织等教导之后,发愤读书,后考入孔子之孙子思的研究生班学习;自己结合实践做了几个专题,有了一些成果和名堂;到处应聘,推广自己的专利理念,练出了好口才;转型做自由撰稿人,搞出版业,成就大名,历史排名仅在孔子之后。现在通过一篇短文的学习,来走近这位古代圣贤。 教学铺垫二:学法推荐

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看看一位大师的建议—— 屏显二: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2.提炼:学法——熟读、精思;目标——若出于口、若出于心。 教学板块一:熟读篇

一、自读 疏通文意。

学生对照注释自主译读课文。

一、问读 检验同学们自读的成果——根据提示选择性的朗读文句。

此环节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轮流选择单个学生边读边译,教师适时点拔重点字词。第二次采取连贯的问答形式集体吟诵。 屏显三: 三才者何?

三者轻重利害如何? 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屏显四:

得道者,何如? 失道者,何如? 寡助,若何? 多助,若何?

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三、品读 体会语言特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探讨对比列举在讲道理之中的妙处。

默读课文思考:哪个句子最具气势,值得品味?采取比较阅读或点拔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文句的表述特点、表述效果和诵读方法。 课前预设:

原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改句:天时、地利、人和之中,尤其以人和为重。

原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点拔:“三里”“七里”着重强调城池什么特点?“环”强调攻势怎样?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2: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原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点拔1:“域民,固国,威天下”三者构成何种关系?

原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改句: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明确:

表述特点——对比列举;铺陈列举(变式:双重否定+铺陈列举)。

表述效果——从行文的角度来看,两种列举均能使观点更鲜明、语言更具气势、论述更有说服力;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更体现孟子思路的开阔、思维的缜密和思想的深刻。 诵读方法——前者重读构成对比关系的词;后者注重语速语调的变化突出气势。

以上预设以引导学生探讨对比列举、铺陈列举为主线,适时点示其他语言现象,旨在让学生粗略感知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并借助朗读训练内化。 教学版块二:精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