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克里斯汀娜?布莱勒的观点是,人要会自我关怀,才能更好地关怀他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观点是,人不能只想着自己,还应该关怀他人;一个强调关怀自我,另一个强调关怀他人,乍看这两则材料所提倡的观点似乎相矛盾,但仔细品味,并非如此。学会自我关怀并不意味着只关怀自己,还伴随着“更好地照料他人”的后续,可见关怀自我是关怀他人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也照顾不好,又哪来的余暇去照料他人呢?反过来思考,能照顾好他人的,必然也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正所谓“达者兼济天下”,即使是推崇仁义的儒家,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够“兼济天下”。

“想着自我的人最先灭亡,他只为自己而生活”,此处的“灭亡”不一定是肉体的灭亡,可能是因为自私而与他人隔阂,从而导致自己被社会遗忘,形成“社会性死亡”。这种人尽管只“想着自我”,却未必懂得“自我关怀”。因为具有社会性的人除了物质需求,还有“被需要”的价值感需求,只想着自己的人不注重这种精神的需求,必然导致精神空虚,这也不啻灭亡。因此,也可以说,自私的人既不懂得关怀他人,也不懂得关怀自我。

最好是将二者统一起来,阐述关怀自我与关怀他人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也可单一立意,观点突出,论证合理即可。 【立意】

1.关怀自我,也关怀他人。 2.更好地关怀他人。

3.不关怀他人,也不懂得真正的关怀自我。 4.“无私”与“自我”。 5.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我。 【素材】

1.什么是自我关怀呢?

它跟关怀他人如出一辙。想要去关怀他人,你首先就得先去时刻留心到他们的痛苦;其次,关怀还象征着“共情”,象征着你被他人的困难所打动,共情到他们的痛苦。关怀更是意味着你对他人保有好意的举动。比如在他们失败和经历挫折的时候,不只是苛责数落他。所以,“自我关怀”是一种能够宽恕自己,接受自己,明确自己的失败之处,而且可以安然接受“人都会犯错”这一事实的能力。

2.当我们透支身体,或者自我批评以至于绝望的时候,我们最需要自我关怀,哪怕是一点点,我们的心灵都能得到喘息和力量。也许你懂,但你更需要意识到,行动起来。

或许你觉得自我关怀是自私。但我们都知道,在飞机上,乘务人员都会说,如果飞机发生问

答案第15页,总1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题,那么请你先给自己带上氧气罩,再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带上氧气罩。这就是自我关怀的原因。

如果没有自我关怀,我们自己出了问题,还怎么帮助他人呢?知道自我关怀的人,才真正知道如何关怀他人!

3.曾经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区别?于是,他找到上帝,请求带自己去看一看。上帝答应了。他们首先来到地狱,看到的是这样一副凄惨景象: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正拿者一根长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食物,但是那根长勺实在太长了,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他们无法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甚至有人的手臂弯曲、变形了。周围的地上、衣服上到处都是食物的残渣,但还是没有吃到任何东西。这就是地狱,一个悲惨的世界!于是,他们又来到天堂,那个人被自己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天堂里,人们也是拿着一根同样的长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获取的食物都舀给坐在他对面的那个人吃,每个人都这样做,所以人人都吃到了食物。

天堂之所以成其为天堂,是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互相关心的大家庭里,那里充满温馨;而地狱之所以成其为地狱,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冷漠的冰窟里,那里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4.有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好奇地问:“你自己看不见,为啥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他笑着回答:“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既方便了别人,也避免自己被撞到。” 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保护了自我。 【结构】

文章以名言引出论点,“关爱自我人生”,接着层层递进,先提出独立个体的自爱之必然,再指出自爱带来更多精彩,跟着强调爱自己才能更关爱他人,最后得出结论“爱自己与爱他人并不冲突”“爱他人的人更懂得爱自己”,结尾点题,结构严谨。 【点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

答案第16页,总1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答案第17页,总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