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1.语言基础应用(5分)

①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一项是(3分)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荫, ① 。花开浓香,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 ② ,何乐而不为呢? A.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B.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C.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D.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②请将下面两个句子改成排比句。(2分)

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绝望中看到了你的微笑就像看到生命的曙光。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① “断舍离”为现代网络用语,有多重含义。其中“舍去、切断心中的某些执念,

以达到简单清爽的生活状态”的意思,可以用来赏析我们阅读的小说。请从下列作品中选出一部,用“断舍离”来评述小说中某一人物。要求:符合该小说内容及人物特点;符合该词的含义。150字左右。

《边城》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

②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同学们都经历了一段居家网络学习的时光,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你居家网络学习的经验,与同学们分享。要求:所写的经验具体、切实,易记忆。150字左右。

③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写作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题目一:“脊梁”一词,用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作“中国脊梁”的人们,抵御外侮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甘洒热血,不怕牺牲。和平建设年代,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这些“脊梁”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样的“脊梁”。

请以“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题目二:孟子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守望”精神,相

②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②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 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②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观赏价值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9页(共8页)

互伴随,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期望美好的人和事物。

请以“2020年的守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0页(共8页)

通州区2020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5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B

2.(3分)A

3.(3分)D

4.(3分)C

5.(6分)材料一:我国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

材料二: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感和愿

望。

材料三:“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评分说明: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6.(3分)B(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以尊称对方,相当于“您”)

7.(3分)C(C 项两句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A 项第一句中的“之”为代词,“聚集的百姓”;第二句中的“之”为代词,“燕国”。 B 项第一句中的“以”同“已”,意思为“已经”;第二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用来”。D项第一句中的“于”为介词,“对”;第二句 中的“于”为介词,“在”)

8.(3分)D(看到它的根本就知道它的末梢了) 9.(4分)①和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

②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义而追随奸佞。

【评分说明:4分,每句翻译1分,其中“约信”要准确,①句中的否定句要准确。②实词、句意翻译要准确。其余表述意思对,即可给分】

10.(5分)答案要点:藏富于民;取信于民;不能滥用民力;不完全依据结果赏罚;不

任用奸佞。

【评分说明: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6分)①(2分)“切、磋、琢、磨”本义是指骨角玉石等加工工艺。在文中“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或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评分说明:2分,本义,1分;引申义,1分。要解释准确,意思对,即可给分】 ②(4分)《诗》是雅言,即规范语言。(1分)在诵读《诗》《书》,述说礼仪时,都要用规范语言。(1分)学习《诗》,不仅学习其中道理,还要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这样就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2分)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评分说明:4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12.(3分)B 13.(3分)C

14.(6分)孟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来描写潮水。孟诗通过人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1页(共8页)

们听到潮声后“辍弹”“连骑出”等行为表现出人们观潮的踊跃,引起读者对钱塘潮的好奇心。用“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营造出潮水涌来时海天湛蓝开阔的背景,以静衬动。最后两句诗“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写观潮人的心态和神态,来衬托钱塘江潮水排空而来的雄伟壮观。

苏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潮水,诗人用“万人鼓噪”“浮江老阿童”两个典故来比喻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又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描写江水涌起,白浪滔天,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的令人震撼的场面。

【评分说明:孟诗运用衬托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苏诗运用正面描写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5.(8分)①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③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评分说明:8分。每空1分。写对一句给1分,每句中只要有一处错误,该句便不给分】 16.(6分)答案示例:

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1分)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1分)用“共读《西厢》”来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1分)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1分)“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特点。(1分)

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鹗的修改也有他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分)。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1分)所以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1分)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的含蓄、矜持的特点,(1分)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1分)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1分)

【评分说明:6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7.(3分)D(对付:勉强支撑) 18.(3分)C

19.(4分)答案要点:

①小说成就高,二十来岁就写出受到名家激赏的小说。

②诗歌成就高,歌词创作婉转深挚,自成一派;旧体诗创作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③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 ④读书多,学问大,老舍先生佩服。

【评分说明: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0.(7分)寓意:表达了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也表达了对端木先生的尊崇和缅

高三语文期末检测第1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