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三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教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三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教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标准状况下,V L气态烯烃(CnH2n)含中子的数目为

3VnNA

11.2

C.向含有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NA

D.60 g SiO2和12 g金刚石中各含有4NA个Si—O键和2NA个C—C键

解析:选A。HF的沸点是19.5 ℃,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 HF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C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6,H原子的质子数是1,中子数是0,所以1 mol CnH2n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为6n mol,所以N=

22.43VnNA+-3+--

×6n×NA=,B项正确;根据NH4+OH===NH3·H2O、Al+4OH===AlO2+2H2O可知,

11.20.2 mol NH4消耗0.2 mol OH,0.2 mol Al转变为AlO2消耗0.8 mol OH,所以共消耗1 mol OH,即消耗OH的数目为NA,C项正确;60 g Si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SiO2中有4 mol Si—O键,12 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是 1 mol,1 mol金刚石中有2 mol C—C键,D项正确。

10.(2019·试题调研)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质量为3.2 g的O2和O3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总数为0.2NA B.100 mL 0.1 mol/L的NaOH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NA C.向1 L 1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2Cl2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5NA

3.2 g

解析:选A。A项,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16 g/mol正确。B项,100 mL 0.1 mol/L 的NaOH溶液中,溶液由溶质与溶剂组成,故微粒总数还应包含溶剂微粒,错误。C项,因忽略氯气与水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出错,足量氯气既可以氧化Fe,又可以氧化Br,还可以与H2O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大于3NA,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

11.(新题预测)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有毒的甲醛(HCHO)气体,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的原理如下:

2+

3+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CO2中含共价键数为4NA B.30 g HCHO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 D.理论上,消耗HCHO和消耗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13

3+

解析:选C。A中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当然也无法计算分子数和共价键数,A项不正确;30 g HCHO的物质的量为1 mol,被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4NA,B项不正确;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C项正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消耗1 mol HCHO时,转移4 mol电子,可以把4 mol Fe还原为Fe,D项不正确。

12.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

36.5c 1 000ρ3+

2+

36.5 g

解析:选D。A.n(HCl)==1 mol,水中溶解了HCl导致其体积不等于1 L,

36.5 g/mol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故A错误;B.HCl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故B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不同导致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未指明温度和压强,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体积,故C溶质的质量cVM36.5c错误;D.溶液的质量分数w=×100%==,故D正确。

溶液的质量1 000ρV1 000ρ13.实验室需要80 mL 0.5 mol·L BaCl2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其中不规范的是( )

-1

解析:选B。移液时,玻璃棒末端若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之上,液体会粘在器壁上,造成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B项操作不规范。

14.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 mol·L和6.3 mol·L

B.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 mol·L,c(NH3)>6.45 mol·L C.各取5 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w(H2SO4)<49%,w(NH3)>12.5%

D.各取10 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1 000ρw解析:选B。根据表中数据及c=计算可得,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1

-1

-1-1

M为18.4 mol·L和12.9 mol·L,A错误;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硫酸的浓度小于原来的一半,氨水的浓度大于原来的一半,B正确;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原来的一半,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原来的一半,C错误;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D错误。

15.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 0.5 mol·L硫酸溶液45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的规格和名称是________。

-1

-1

-1-1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220 mL体积的液体

(3)在配制NaOH溶液的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0.1 mol·L。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

-3

-1

-1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25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规格的量筒最好。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仪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仪器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需要配制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450 mL,实验室没有450 mL容量瓶,所以应选择500 mL容量瓶。(2)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

15

-1

-1

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长期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故选BCD。(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1 000×1.84×98%-3

(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98mol·L=18.4 mol·L,设配制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得:V×18.4 mol·L=0.5 mol·L×500 mL,解得V≈13.6 mL,宜选用25 mL量筒。(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实验失败,且不能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答案:(1)AC 分液漏斗 500 mL容量瓶 (2)BCD (3)小于 大于 (4)13.6 25 (5)重新配制

16.化合物A[KxFe(C2O4)y·zH2O,其中铁元素为+3价]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试剂。测定化合物A的化学式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A样品4.91 g,干燥脱水至恒重,残留物质的质量为4.37 g; b.将步骤a所得固体溶于水,加入还原铁粉0.28 g,恰好完全反应;

c.另取A样品4.91 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3 mol·L的H2SO4溶液和适量蒸馏水,再加入0.50 mol·L的KMnO4溶液24.0 mL,微热,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 (1)4.91 g A样品中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求A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03

0.28 g3+2+3+

(2)由2Fe+Fe===3Fe可知,n(Fe)=2n(Fe)=2×mol;根据题-1=0.01

56 g·mol552--1

给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C2O4)=n(KMnO4)=×0.50 mol·L×0.024 L=0.03

22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K)+3n(Fe)=2n(C2O4),则n(K)=0.03 mol,因此A的化学式为K3Fe(C2O4)3·3H2O。

3+

2-

-1

-1-1

-1

-1

-1

-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