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行业安全管理技能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燃气行业安全管理技能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采用半地下储罐的一、二级LNG加气站 E.一级加油站 555、下面哪些位置必须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 ABCD )

A.CNG压缩机间 B.CNG罩棚下 C.CNG储气瓶组D.LNG储罐 E.加油机上方 (三)判断题

556、加油站可与其他各类加气站联合建站。 A) 对 B)错√ 557、CNG加气母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8 m3。 A) 对 B)错√ 558、L-CNG加气站是LNG、CNG加气合建站的简称。 A) 对 B)错√ 559、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A) 对√ B)错

560、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CNG加气母站

A) 对 B)错√

561、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加气站,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 A) 对 B)错√ 562、架空通信线路不应跨越加气站的加气作业区。 A) 对√ B)错 563、加气站的车辆入口和出口特殊情况下可合并设置。 A) 对 B)错√ 564、加气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A)√ 对 B)错 565、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A) 对√ B)错 566、加油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应有界线标示。 A) 对√ B)错 567、加油加气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A) 对√ B)错 568、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米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A) 对 B)错√

569、CNG加气常规站及母站天然气进站管道宜采取调压或限压措施。 A) 对√ B)错 570、CNG、LNG加(卸)设施不得设在室内。 A) 对√ B)错 571、储气瓶(组)的管道接口端严禁朝向办公区、加气岛和邻近的站外建筑物。A) 对√ B)错 572、CNG液压撬体不宜使用甲类或乙类可燃液体,液体的操作温度应低于液体的闪点至少10℃。

A) 对 B)错√

573、CNG进站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可手动操作的紧急切断阀的位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 A) 对√ B)错

574、CNG加气站内的所有设备和管道组成件的设计压力,应高于最大工作压力10%及以上,且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定压。A) 对√ B)错

575、CNG加气站不同压力级别的放散管应合并设置。 A) 对 B)错√ 576、CNG加气站内加气机两侧应设置高于不低于1米的防撞柱(栏)。 A) 对 B)错√ 577、CNG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或高强度焊接钢管。 A) 对 B)错√ 578、CNG加气站内管沟应用中性沙填充。 A) 对 B)错√ 579、LNG储罐内外筒的设计温度均不应高于-196℃。 A) 对 B)错 580、LNG储罐四周应设防护堤,空温气化器、水浴汽化器和LNG泵撬等均可设在防护堤内。

A) 对√ B)错

581、LNG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和低液位、高液位报警装置。 A) 对 B)错√ 582、LNG卸车软管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波纹软管,其长度不应小于6米。A) 对 B)错√ 583、LNG加气软管应设安全拉断阀,其拉脱压力宜为400-600N。 A) 对√ B)错

45

584、LNG低温管道所采用的绝热保冷材料应为防潮性能良好的不燃材料。A) 对√ B)错 585、CNG加气母站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A) 对 B)错√ 586、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为一级,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A) 对 B)错√ 587、LNG储罐和CNG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1处。A) 对 B)错√ 588、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必须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A) 对√ B)错 589、加油加气站应设紧急切断系统,该系统应同时具有失效保护功能。 A) 对√ B)错 590、加油加气站的可燃气体检测器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上限的25%。

A) 对√ B)错

591、加油加气站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应与加油加气站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总体规划、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A) 对√ B)错

592、加油加气站进、出口应分别配置一台高分辨率智能一体化摄像机,应能广角监控加油加气站进、出口整体情况,包括:汽车车型,汽车驶入、驶出的路径,行人走入、走出的动作、行为。

A) 对 B)错

593、站内电缆与油品管道、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同沟敷设时,应加钢套管保护。

A) 对 B)错√

594、加油加气站紧急切断系统应能自动复位。 A) 对 B)错√

595、加气机安装完毕后,加气枪应进行加气充装泄漏测试,测试压力应按设计压力进行,测试不得少于3次。

A) 对√ B)错 五、液化气场站安全管理 (一)单选题

596、液化石油气液化后体积约为气态的( B )。

A、1/600 B、1/250 C、1/160 D、1/100 597、液化气储罐的管路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B )MPa。

A、1.6 B、2.5 C、4.0 D、小于4

598、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1.5%~9.5%,天然气是5%~15%,从爆炸极限分析,天然气的危险性比液化石油气( B )。

A. 高 B. 低 C. 无法判断 D. 一样

599、 液化石油气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6MPa,YSP-15石油气钢瓶的公称容积为35.5升,其最大充装量为( C )。

A、10kg B、15kg C、50kg D、170kg 600、LPG管道和配件的压力等级不得小于( C )MPa。

A、0.1 B、1.6 C、2.5 D、4.0

601、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与汽车槽车卸车台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C )m。

A. 4 B. 5 C. 6 D.7

602、LPG充装计量用衡器应定期校验并且至少在( )使用前校正一次。

A、每小时 B、每十二小时 C、每天 D、每周

603、液化气烃泵的进出口宜安装长度不小于( C )m挠性管或采取其他防震措施。

46

A、0.2 B、0.1 C、0.3 D.0.5

604、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场站内工艺设备、管道的密封点无泄漏。密封点的泄漏检查( A )。

A、每月不应少于 1 次 B、每周不应少于 1 次 C、每月不应少于 2 次 D、每周不应少于 2 次

605、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内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定线进行巡检,并记录储罐( D )参数。储罐进出液时,应观察液位和压力变化情况。

A、压力、温度、密度 B、液位、压力、密度 C、压力、温度、密度 D、液位、压力、温度

606、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根据在用储罐的设计压力、储罐检修结果及储存介质制定相应的( C )。

A、储存上限 B、检验周期 C、降温喷淋措施 D、使用压力

607、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前后的置换,采用充水置换方法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D )。

A、0℃ B、10℃ C、3℃ ( A )。

A、每年不应少于 2 次 B、每年不应少于 1 次 C、每 2 年不应少 1 于次 D、以上都不对

609、消防水池的储水量应保持在( B ),并保持池水的清洁,消防水泵的吸水口应保持畅通;

A、吸水口之上的水位范围之内 B、设计规定的水位范围之内 C、公司规定的水位范围之内 D、溢出口之下的水位范围之内

610、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实瓶数量(含备用瓶、供气瓶)超过 30 瓶的瓶组站应设专人值守;对无人值守的瓶组站应( A )定期巡查,站内密封点应无泄漏,管道及设备应运行正常,瓶组站周边环境应良好,并应 作好巡查记录;

A、每日一次 B、每日二次 C、每周二次 D、每周一次 611、在运输车辆上的液化石油气气瓶,( A )。

A、应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两层 B、应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一层 C、应平放码放,且不得超过两层 D、应平放码放,且不得超过一层 612、液化石油气漏气瓶或其他不合格气瓶应及时处理,( C )。

A、不得在换气站内存放超过 1天 B、不得在换气站内存放2 天 C、不得在换气站内存放 D、不得在换气站内存放超过 1 周

613、液化石油气装置开机运行前,应检查工艺系统及设备的压力、温度、热媒等参数,确认( )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开机;

A、各参数 B、气流 C、工艺管道 D、阀门 614、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应按设计压力分为 ( B )级。

A、2 B、3 C、4 D、5

615、液化石油气的运输方式的选择应经技术比较后确定。条件接近时,应优先采用( C )

A、钢瓶装 B、瓶组站供气 C、管道输送 D、槽罐车运输

616、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地上管道两端的两阀门之间应设置管道安全阀,其放散管管口距地面不应小于( C )米。 A、1.5 B、2 C、2.5 D、3

47

D、5℃

608、液化石油气地下储罐应定期检查储罐的防腐涂层及腐蚀情况,设有电保护装置的应定期检测,

617、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储罐设计总容量超过3000 m3时,宜将储罐分别设置在(A) 和( A )。

A、储存站 灌装站 B、储存站 储配站 C、灌装站 储配站 D、储配站 大客户单位内 618、液化石油气泵露天设置在储罐区内时,泵与储罐之间的距离应( D )

A、保持3米以上 B、保持1米以上 C、有要求 D、不限

619、灌瓶间和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 )类储存物品仓库的规定执行。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620、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灌装站宜配置备用气瓶,其数量可取总供应户数的( A )左右。

A、2% B、5% C、10% D、15%

621、新瓶和检修后的气瓶首次灌瓶前应将其抽至( D )真空度以上。

A、30kPa B、50kPa C、60kPa D、80kPa

622、居民用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气瓶应设置在非居住房间内,且室温不应高于( D )

A、25℃ B、35℃ C、40℃ D、45℃

623、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和设计压力大于( B )的气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应采用钢号624、20的无缝钢管。

A、0.1MPa B、0.4MPa C、0.04MPa D、0.2MPa

625、液化石油气储罐、容器、设备和管道上严禁采用( C )阀门及附件。

A、钢号Q235B; B、钢号10、20; C、灰口铸铁; D、钢质。 626、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上采用耐油胶管时,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D )

A、4.0MPa B、5.0MPa C、6.0MPa D、6.4MPa 627、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应符合( C )的规定。

A、《钢制压力容器》GB150 B、《钢制球形容器》GB12337 C、《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D、《低温绝热压力容器》GB 18442

62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必须选用弹簧封闭全启式。其开启压力不应( D )储罐设计压力。

A、小于 B、等于 C、不大于 D、大于

629、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应设置放散管,其管径不应( A )安全阀的出口管径。

A、小于 B、等于 C、不大于 D、大于

630、液化气站中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火灾连续时间( B )所需最大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

A、3h B、6h C、9h D、12h

631、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宜采用( A )

A、喷雾头 B、喷淋管 C、喷雾头或喷淋管 D、喷雾头与喷淋管间隔分布 632、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出口的供水压力不应小于( D )

A、0.05MPa B、0.1MPa C、0.15MPa D、0.2MPa

633、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 B )的有关规定。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甲类防雷建筑物 634、搬运气瓶时,应该( A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