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学案:第二章 4 第三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学案:第二章 4 第三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019·6月浙江)夏至日前后,俄罗斯圣彼得堡(60°N)会出现夜晚不黑现象,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

A.折射作用 C.吸收作用 答案:D

大气热力过程关联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

B.反射作用 D.散射作用

【判读技巧】

1.理清关联图反映出来的信息 (1)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透明”(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少),所以太阳辐射直接加热地面。

(3)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水汽、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4)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大气保温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

对流层大气中水汽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含量越大,对地面辐射吸收的程度越大,大气温度就越高,大气逆辐射就越强。因此天空中的云层和烟雾对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较大,如使用烟雾防霜冻即利用了此原理。

【针对练习】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

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第(1)题,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阴天时,c辐射增强。第(2)题,燃烧柴草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及烟尘,增强大气逆辐射(c),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少受霜冻影响。

答案:(1)B (2)C

对点练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 ℃ 2.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光而增温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解析: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不同大气层,其温度的变化不同;距地面20 km处气压不到地面的一半。第2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光;平流层天气晴朗,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

答案:1.D 2.C

对点练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图中( ) A.b增强 C.e增强

B.d增强 D.c增强

4.图中b的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 A.赤道地区的阴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 B.赤道上b经过的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 D.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解析:第3题,做好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图中各字母的含义:a表示大气逆辐射,b表示被大气削弱之后的太阳辐射,c表示未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e表示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f表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而烟尘能够强烈地反射太阳辐射,即导致图中的e增强。第4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表示被大气削弱之后

的太阳辐射,它的强弱不仅与纬度有关,也与大气状况有关。在赤道地区尽管一年中的平均太阳高度大,但由于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而在北回归线附近,平均太阳高度尽管比赤道小,但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故太阳实际辐射量比赤道还多。

答案:3.C 4.A

[基础巩固]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1~2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 A.对流层 C.高层大气

B.平流层 D.电离层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约为100 km,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第2题,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答案:1.D 2.A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