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本科生毕业论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引 言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2010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608.07亿元,净利润42.67亿元,纳税39.33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40.75亿元,同比增长44.65%,超去年总额;净利润37.73亿元,同比增长30.53%。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坚持“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创造”贡献更多的力量。

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曾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立场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此外,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是如此。

因此,笔者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和年度报告为分析对象,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理论,对格力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进行了分析,阐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管理者决策参考;同时也希望对评估该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价值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文献

Gugler and Yurtoglu(2004)通过研究指出,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价值主要受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正相关的,现金股利分配的增加会提升企业的未来价值,相反,现金股利分配的减少也将降低企业的价值。Skinner(2005) 提出了现金股利的发放与企业未来盈余持续性关系的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发放现金股利的企业未来的盈余持续性比未支付现金股利的企业更有优势,而且,随着现金股利发放的持续增加,盈余的持续性越为显著。

2.国内相关文献

李心合;蔡蕾(2007)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指出财务报表分析的学科定名和框架安排已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扩展财务分析框架需要转换财务分析视角,包括价值创造、战略、价值链或价值网、生态化等,都应当纳入财务分

1

析体系。

曾高峰(2008)指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能够评价公司财务中的不足,找出影响公司财务的相应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但也存在着不足,即不能反映上市公司几大评价指标的相互关系。改进的杜邦分析系统将上市公司的几项财务指标拿入了分析体系,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及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完善了上市公司指标评价体系。

曹荣兴(2009)指出,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加以创新。创新财务分析的内容就是要将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构建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体系、现金流适配运营体系和资本市场实证分析体系,并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决策需要,建立“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体系。

郭复初(2010)认为,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等经济组织与个人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定量与定性描述,它普遍应用于组织财务活动与处理财务关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为财务管理决策、监控与考评提供依据。

张先治(2010)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角度把财务分析分为四个部分,即资本经营分析、资产经营分析、商品经营分析和生产经营分析。

肖树强(2011)指出,财务分析是有效推断和把握企业的经营前景和发展趋势、避免盲目投资、改善和防范风险的有效方法。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需要从财务报表分析入手,综合采用和改进各种类型的财务分析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有效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李爱香(2011)认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这四大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和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成果的大小、资产运营效率的高低及企业将来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然而,随着我国日益强调环保、民生、稳定发展、和谐等理念,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范畴有所扩大,利益相关者关注企业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因此传统的财务分析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全面评价的需要,应该适时加以完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 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给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公司简介以及行业背景。 第三部分 财务状况分析。 第四部分 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采用规范的财务分析方法 ,结合具体实例,首先对格力电器股份公司以及

2

行业背景做出简单介绍,然后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即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分析。其次,通过比率分析,了解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做出一个全面的分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3

一、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及行业背景

(一)公司简介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20.3亿元。净利润19.67亿元,2010年营业额608.07亿元,利润42.76亿。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中国上市一百强企业,格力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品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十四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之首。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巴西、巴基斯坦、越南6大生产基地,5万多名员工,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拥有技术专利数千项,自主研发的GMV数码多联一拖多机组、超低温数码多联中央空调、新型高效离心式大型中央空调、G10变频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成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典范,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坚持“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创造”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背景

中国空调家电行业分析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首先中国对家用空调的研制开发是从窗式空调机开始的,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开发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直到1970年家用窗式空调才开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到1978年国内才开始生产出来单项电源空调器。由于当时国内工业生产尚不发达,再加之没有空调生产的历史经验,国内生产空调器只有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到1985年,国内家用电器产量只有十二万台。空调产业发展到九十年代,开始进入成长期。由于国内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由此在国内引发了空调应用前所未有的大浪潮,中央空调的应用也有了迅速发展。2003-2004年国内空调行业进入成熟期。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国内空调行业已经出现恢复性的快速增长,行业发展已经出现良性循环态势,特别是发展到2007年,全行业销量达到6879万台历史高位,较2006年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