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

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 ,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 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2016-04-23,有删改)

1.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4分)

2.试从小姑娘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3.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3分)

4.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4分)

连城县2017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时】第28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分析语段,体会技巧

【考纲要求】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评价”中“精读的评价”:第四学段,即7-9年级,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复习目标】理清思路,分析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文章的写作

技巧。

【考点导学】近几年中考试题,句段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写作技巧的考查:有时直接问某段能否删去,有时是赏析某个句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或表现手法),有时考查句段运用的记叙顺序,有时考查句段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好处等。

一、句段的作用

句段角度 位置 内容 (1)开篇点题 (2)交代故事背景 (3)奠定感情基调 开(1)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2)为下文xxx做铺垫 (3)头 结构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4)渲染气氛 内容 根据段意,看是否推动情节发展 中(1)承上启下(过渡) (2)为下文xxx做铺垫(埋下伏间 结构 笔、对比 、照应) (1)点明中心(深化主题)(2)抒发了xxx情感 (3)结尾 结构 (1)总结全文 (2)首发呼应(照应开头或题目) 二、常用写作技巧 1.常用写作手法

内容 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