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年级奥数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四升五年级奥数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例6 从1起,把奇数依次加起来,1+3+5+7+9+?一直加到第100个奇数,和是多少?

解析 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巧妙的计算方法吗?

1+3+5+7+9=5×5=25

因为1+3=2×2,1+3+5=3×3,1+3+5+7=4×4,…

2个奇数 4个奇数 3个奇数

所以100个连续奇数的和得100×100=10000 解法一 第100个奇数是2×100-1=199

1+3+5+7+…+199=100×100=10000

解法二 原式=(1+199)×100÷2=10000

·应用与探究·

1.(2002+2002)×5 (20020)

2.4500÷(25×90) (2)

3.1+(11×111)-1111 (111)

4.2-4+6-8+10-12+?+1998-2000+2002 (1002)

5.2+22+222+2222+22222 (24690)

6.33333×666 (222199778)

7.1440×572÷288 (2860)

8.327×280+6730×28 (280000)

9.8÷7+9÷7+11÷7 (4)

10.2999+999×9999 (9992000)

11.1-2+3-4+5-6+?+99-100+101 (51)

12.(48×75×81)÷(24×25×27) (18)

13.1÷(2÷3)÷(3÷4)÷(4÷5)÷(5÷6) (3)

5

第三讲 应用题解法探索(假设法)

·知识引领·

利用题目已知条件与所求目标,分析、收集、整理题目中已有信息,探索假设某种数量关系的存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经典题例·

例1 有四袋糖块,其中任意三袋的总和都超过60块,那么这四袋糖块的总和至少有多少块?

解析 假设任意三袋糖块的数量分别为20块、20块、21块,那么另一袋至少也有21块.因为另一袋若小于21块,那么任意三袋的和就不能超过60块.因此,这四袋糖块的总和至少有20+20+21+21=82(块).

答:这四袋糖块的总和至少有82块.

例2 小宇去游山,他从东坡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到山顶玩1小时,又从西坡下山,每小时行3千米,全程共行19千米,共用9小时.求上山、下山的路各几千米?

解析 由于小宇在山顶上玩1小时,所以他上、下山的时间共8小时.假设8小时都是上山,走了2×8=16(千米),比实际少(19-16)=3(千米).因此,下山走3÷(3-2)=3(小时),下山路有3×3=9(千米),上山路有19-9=10(千米).

答:上山路有9千米,下山路有10千米.

例3 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刚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82分.问:小刚做对了几道题?

解析 做错或不做一题应少得5+1=6(分).假设20道题全做对了,应得5×20=100(分),比实际多了(100-82)=18(分),做错了18÷6=3(道),做对了(20-3)=17(道).

答:小刚做对了17道题.

例4 箱子里有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3倍多2只.每次从箱子里取出7只白球、15只红球,如果经过若干次以后,箱子里还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有红球比白球多多少只?

解析 假如每次取的红球是白球的3倍:3×7=21(只),那么剩下的红球应是剩下白球的3倍多2,即3×3+2=11(只),比现在少53―11=42(只),这是由于每次多取21―15=6(只)红球,所以共取了42÷6=7(次),红球比白球多(15-7)×7+53-3=106(只)

答:箱子里原有红球比白球多106只.

例5 抗日战争期间,一支敌后武工队为了更灵活有效地打击敌人,把68人分成了14个战斗小组,这些小组有的3人,有的5人,有的7人,而3人和5人小组的组数相同.问:三种战斗小组各有几组?

解析 由于3人组和5人组的组数相同,我们可以看成这些组里平均每组4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组情况分成两类:4人组和7人组.4人组的组数为:

(7×14-68)÷(7-4)=10(组)

于是,3人组与5人组各有10÷2=5(组),7人组有14-10=4(组). 答:3人组和5人组各有5组,7人组有4组.

6

·应用与探究·

1.从0~9这10个数字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填入以下方框,使等式成立,被选取的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666

(127+539=666,不止一个答案)

2.实验小学四年级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1题得3分,答错1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东东得了41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奇数个.请你帮助东东计算一下,他答错了几道题?(4道)未答有几题?(1道)

3.有一堆糖果,把它们5等分后还剩5颗,取其中的3份再4等分后还剩3颗,再取其中的2份5等分后还剩2颗.问:这堆糖果至少有多少颗?(50颗)

4.四(1)班有象棋、飞行棋共14副,恰好可供全班40名同学同时进行活动.象棋要2人下一副,飞行棋要4人下一副,则飞行棋和象棋各有几副? 解:飞行棋:(40-28)÷(4-2)=6(副), 象棋:14-6=8(副).

5.暑期到了,四(1)班同学可以从本班图书角借图书,如果每个小组借5本,则最后少4本;如果前2个小组每个小组借15本,余下每个小组借2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则共有图书多少本?

解:[(15-2)×2+4]÷(5-2)=10(组), 5×10-4=46(本). 6.100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年级学生两人一组,低年级学生三人一组,共有41组.问:高、低年级学生各有多少人?

解:高年级:[(41×3-100)÷(3-2)]×2=46(人),低年级:100-46=54(人).

7.甲、乙两人中有一个人来自真话村,另一个人来自谎话村,谎话村里的人从来不说真话,真话村里的人从来不说谎话.甲说:“我们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谁来自真话村?(甲)谁来自谎话村?(乙)

8.四(1)班的同学集体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10人,那么多出5个座位;如果每条船少坐1人,那么正好坐满.共需几条船?

解:5÷(10-9)=5(条)

9.甲、乙、丙三人摘苹果,共摘121千克.甲比乙多摘12千克,丙比乙少摘8千克.甲、乙、丙三人各摘苹果多少千克?

解:乙:(121-12+8)÷3=39(千克),甲:39+12=51(千克),丙:39-8=31(千克). 10.小明和小英共有图书45本,小英比小明少3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小英:(45-3)÷2=21(本),小明:45-21=24(本).

11.实验小学录取一年级新生104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2个学生到乙班,两班学生人数就一样.问:甲、乙两班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解:乙:(104-2×2)÷2=50(人),甲:104-50=54(人).

12.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共放有图书3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8本图书放入下层,那么下层就比上层多2本.问: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8×2-2=14(本),下层:(34-14)÷2=10(本),上层:34-10=24(本).

13.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共植树108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11棵,三班比二班少植树5棵.这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二班:(108-11+5)÷3=34(棵),一班:34+11=45(棵),三班:34-5=29(棵).

7

第四讲 应用题解法探索(平均法)

·知识引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见关于解决平均数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掌握涉及这类问题中的总数、份数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例·

例1 实验小学有28位女教师,平均年龄35岁,有4位男教师,平均年龄27岁.这些教师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 要求平均年龄,先要求出所有教师的年龄总和:女教师的年龄和+男教师的年龄和,再用年龄总和除以所有教师的人数.

(35×28+27×4)÷(28+4)=34(岁) 答:这些老师的平均年龄是34岁.

例2 小云爬山,从山脚出发,上山路长18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问小云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注意不可以用(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正确的平均速度应该等于总路程÷总时间. 总路=18×2=36(千米),总时间=18÷3+18÷6=9(小时) 平均速度=36÷9=4(千米/小时)

答:小云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小时.

例3 某次考试,张、王、李、陈四人的成绩统计如下:

张、王、李平均91分, 王、李、陈平均89分 张、陈平均95分.

问:张得了多少分?

解析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分再减去其余三个人的总分,就是张的成绩. 四人的总成绩为[(91+89)×3+95×2]÷2=365(分) 所以张的成绩为365-89×3=98(分) 答:张得了98分.

例4 暑假期间,小强每天都坚持游泳,并对所游的距离做了记录.如果他在暑假最 后一天游670米,则平均每天游495米;如果最后一天游778米,则平均每天游498米.如果他想平均每天游500米,那么最后一天应游多少米?

解析 因为平均每天所游的距离提高498-495=3(米),需要多游778-670=108(米),所以暑假一共有108÷3=36(天).

如果平均每天游500米,则要在最后一天游(500-498)×36+778=850(米). 答:最后一天应游850米.

例5 有两组数,第一组16个数的和是98,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则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析 第二组有(16×8-98)÷(11-8)=10(个) 答:第二组有10个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