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溯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罗氏溯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修 清道光30年(1850)主修罗甲莪 六修 清光绪5年(1879)主修罗甲祥 七修 清光绪34年(1968)主修罗联缢

八修 民国30-32年(1941-1943)主修罗都宜、罗湘猷 九修 1992年壬申,主修罗年异、罗元涛

在《新化县志》收录的罗氏名人,除了写了专文重点介绍的罗元鲲、罗教铎、罗盛教、罗恒等四人(已挂号,寄训森宗长)还有:

早期革命先驱罗树苍,新化文田村人,1875年生,光绪34年罗参加保亚会活动,以反清相号召,参与同盟会邹鲁等密商举义事项,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被逮捕,并绑赴刑场陪斩,自度必死,乃索笔书一联: 授首足千秋,黄种国民应有恨; 伤心唯一事,白头老母竟无依。

当时因保亚会的势力较大,不敢大肆株连。罗因此得免死,但被长期监禁。民国成立,罗得出狱,民国三年(1914)罗见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极为愤慨,于是奔走呼号,与同志分头联络资江流域会党,设机关于益阳曾传范家,并聘日本山本大郎,暗制炸弹,准备反帝起义,不幸被袁在湖南的心腹汤芗铭捕获,英勇就义,时年39岁。

罗能忠,新化赤石村人,1907年生,1923年考入湖南椘生工业学校,五卅惨案后参加反帝革命运动,民国15年7月回新化从事工农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月,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当选为执行委员,后又任总工会筹备处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在“六六事变”中被杀害,年仅20岁。

上述资料主要参考资料:

1、《梅山客户》——新化姓氏探源,胡能改编撰,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 2、《新化县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版

七绝·咏罗氏 罗鸣周

罗水奔流万里长, 哺育国民创辉煌; 生命不息三斗载, 常溢家门瀚墨香。

有人发表文章“认定” 崱公非豫章罗氏,并反对《中华罗氏通谱》把崱公世系编入珠公世系,如果不接受其“意见”,就是诬祖。这是非常非常重大的问题。说崱公不是珠公后代,也要拿出史实来,才能服人。不能拿杨万里半句“罗崱豫章之别也”,就是圣旨!拿别姓人的片言来否定自己祖先!怀疑自己祖先,这才是诬祖。崱公世系,在全国有数百万后裔,散居江西泰和、吉水、南康、赣州、上犹、安远,湖南长沙、新化、邵东、平江、衡阳、茶陵,广东兴宁、和平、梅县、惠 州、龙川 、大埔、河源、增城等地,占全国罗氏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泰和阙城探花整奄、吉水黄橙念奄状元、桃林进士景纶大经、楚筠 复仁、山原匡湖、州桥迂斋罗通、符溪理学侨公、永丰状元一峰先生、开礼、庐陵长源泌公、

南康滋公、拱公、龙川元善公等都是崱公子孙,如果 ,按某人的“意见”,把崱公世系排除在豫章罗氏之外,《中华罗氏通谱》无法向400万崱公后裔交待!认错祖宗是大是大非问题!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如果作为学术研讨,我们并无意见。但是我们是编纂族谱,编纂《中华罗氏通谱》,只能以史实为准,以罗氏族谱为依据,特别是以崱公生于斯,长于斯的秀川罗氏暨《秀川族谱》为主要依据,并参考《泰和族谱》、《吉州通谱》、《罗氏大成谱》和崱公后裔基祖谱牒,这是《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编纂原则。除非能拿出可信“史”“实”来,有根有据,以理服人,以史服人。如果只拿外人的杂文只语“鸡毛”当令箭,来否定罗氏源流,怀疑秀川世系,来指责《中华罗氏通谱》,我们不敢苟同,也不敢听从!

为此,我们认真地重阅了崱公发源地和始居地文献秀川族谱、匡山族谱、吉州通谱和泰和族谱。就崱公源流世系,我们的先祖都非常非常严肃,非常非常认真,也不敢轻易地作结论,所以其以上谱牒都以崱公为始祖,其上世源流断自崱公。但宋、元、明、清、民国及解放后,各地宗人谱序文献,对崱公来龙去脉源流,却纪载非常明确和清晰。现摘录部分比较重要文献,供参考:

1、秀川族谱首卷首序宋朝淳熙元甲午(公元1174年)进士、广西运管秀川 第一图崱公十世孙汇《秀川庆源图序》曰:“关书所载,可得而考曰崱之子曰达:达之子曰皎;皎卒於宋开宝二年。以其世而逆推之,崱当唐懿僖时,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矣。汇尝闻:显考奉议言祖父相传:自豫章徙来,则戡村罗氏实武陵(企生公)之后。但世次之远近、迁徙之岁月未得其详。达又徙居延康进而之秀川 (秀川 即麾下也,南曰延康进而,北曰折桂里)。秀川 在戡村西相去 仅里许,今又为秀川 罗氏也。”(摘录民国已亥版《秀川族说》序第1页)

2、宋宝太三年丁亥《(公元1227年)进士宣义郎秀川 第七图崱公十一世孙溪园沂《秀川原始族谱》序云:“沂自獐时,伏读蓬川运管伯家谱云;始祖之生唐懿僖时,崱上之上世在良中叶已居戡村,以为秀川之有罗氏自始也。宝庆丁亥忽得先大父贡元,乾道丙戍春祀小録手泽云;罗氏自豫章徙吉之同江,自同江徙庐徙户陵戡村。以唐肃宗二年关书考之,今四百七十有二年矣。”录民国已亥版《秀川 族谱》序第4页)

3、宋绍定元年戊子《(公元1288年)秀川 第七图崱公十一世孙瀛蓬伯序载;“春秋之罗国,历汉。晋、隋、唐以来,或显或微,而其支分派别散於江右诸郡者,其世次不可考矣。所可、考者独世传古关,由豫章徙居庐陵自祖崱始。崱生达,是为吾乡一派之祖。自达而下,其坟墓尚可考焉。“(摘录民国已亥版《秀川族谱》序第6页)

4、元朝至正十三年癸巳(公元1353年)秀川 庐州同知嗣孙文节说序云:”按企生后,宣义郎 名沂者,谓公主宗丞弘仁六世孙崱,徙庐陵宣化乡熂下等处。节祖乡贡府君,为宗不丕之弟弘从,天宝时登道举科,任宝籍郎 ,奉使採宝湘山暴卒,因塟湘阴屈潭,即今罗潭。子绍经以湘墓之籍任临清尉。肃宗时卜居庐陵之同江陶银塘,南唐割置吉水。临清晚与颜真卿唱鑑湖之间,因儿胜地。故卒塟鑑湖,寅考推附塟与。生周吉;周吉生仪举;举生天民;天民 生崱。盖临清生於豫章,籍於湘武汉,而后居同江。与豫章所藏用语关所载相符。后而为秀川始祖考也。“(摘录清雍正丁未版《吉州罗氏总祠通谱》序第6页)

5、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赐进士及第吏部尚书、诏进荣禄大夫八十翁整奄钦顺谱序:“维吾罗氏本祝融之后,初封宜城,周末徙长沙,再徙豫章。宋绍兴间,自豫章官仕泰和,遂留家邑城东阙城,自阙城分徙诸乡并散徙闽、楚。”(摘录清康熙版《泰和阙城族谱》序第9卷1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