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04年考研试题 - 内附解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04年考研试题 - 内附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长期均衡时,有P?LMC?LAC LMC?2y

LAC?y?4 y联合解得 y?2

所以 P?LAC?2y?4

由需求曲线D(P)?50?P,得市场需求量也即市场供给量为 D?50?4?46 所以市场上厂商个数为n?市场供给曲线为

D46??23 y2S?ny?23?0.5P?11.5P P?4

(3)由(2)可知,长期均衡时,价格为P?4,总产出为S?D?50?4?46 (4)由(2)可知,这个产业厂商个数为n?D46??23 y2?6.考虑一个定义在有限集X上的理性偏好关系?。让~和?分别表示从理性的偏好关系中导出的无差异的和严格的偏好关系。

(1)证明~和?是传递的。(4分) (2)从x?y和y?z推导x?z。(3分)(提示:请从偏好关系的定义出发解题) 证明:(1)~和?的传递性是偏好的公理之一。在一个理性的偏好关系中,如果x?y,y?z,则必有x?z。否则消费者无法做出喜爱的选择。因为让他选择他最喜爱的消费束,他会遇到一个难题,即无论他选择哪个消费束,总有一个消费束是他不喜爱的。如果我们得有一个可以说明人们是怎样作出最佳选择的理论,那就需要偏好服从传递性。同理可证~也有传递性。

(2)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z?x

又x?y,由(1)证明的传递性 得 z?y

这和y?z矛盾,所以x?z,得证。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注明题号)

1.王五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还购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反映在国民收入帐户上,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正确?( )

A.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G增加了 B.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I增加了 C.他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因此C和I增加了 D.他盖了一幢新房,因此I增加了

2.广州一商人去年从韩国购买了100台电视机,每台¥2000。去年他卖了其中80台,售价为2200¥/台。余下的部分今年已全部卖出,售价为2150¥/台。该事件对去年我国GDP的影响为( )。

A.¥16000 B.¥19000 C.¥36000 D.¥45000

3.私人部门的储蓄为960、投资为780,政府的支出比税收收入多300,则( ) A.贸易赤字为120 B.贸易赤字为300 C.贸易赤字为420 D.贸易赤字为180

4.对于生产函数Y?K0.25N0.75,边际劳动产品等于( )。

A.Y/N B.(3Y)/(4N) C.(3/4)N D.(3K)/(4N)

5.在新古典(neoclassical)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 )。

A.提高了稳态产出水平 B.提高了稳态资本劳动比率 C.降低了稳态资本劳动比率 D.(A)和(B) 6.假设生产函数为Y?AK0.25N0.75。如果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为1.6%、技术进步率

为1.2%,则真实产出的增长率为( )。

A.1.2% B.1.6% C.2.8% D.3.2% 7.下列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A.凯恩斯AS曲线是水平的 B.古典AS曲线是垂直的

C.中期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D.长期AS曲线比短期AS曲线更富有弹性; 8.在一个没有政府的简单乘数模型中,如果自主投资增加40个单位导致消费增加了160个单位,则这个经济的边际储蓄倾向为( )。

A.0.10 B.0.20 C.0.25 D.0.40

9.一个经济的失业率为7.5%,劳动力中白人和黑人分别占82%和18%,如果白人中的失业率为6.5%,则黑人中的失业率为( )。

A.8.5% B.9.5% C.10.0% D.12.0% 10.如果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的通货率,则( )。 A.借款人(borrowers)将获益、放款人(lenders)会受损。 B.放款人将获益、借款人会受损。

C.借款人和放款人都将受益,政府会受损。 D.借款人和放款人都会受损。

11.一般说来,自动财政稳定器(automatic fiscal stabilizers)( )。 A.提高了衰退时的消费,抵消了投资的下降。

B.降低了衰退时可支配收入下降的程度,从而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了 C.增大了财政政策乘数

D.使经济总是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12.挤出效应( )。 A.是完全的(100%),如果LM曲线是垂直的 B.是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而导致的 C.不会发生,如果IS曲线是垂直的 D.以上都对

13.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从封闭(NX=0)变为开放(NX=NX0-mY,m>0),则( )。 A.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B.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C.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D.财政政策乘数将变得更大

14.如果人民币的真实汇率(real exchange rate)为1.8,国内的价格水平为120,国外的价格水平为240,则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为( )。

A.3.6 B.2.0 C.0.9 D.0.8

15.现年20岁的张三没有任何财富积累,预计年平均收入为¥24000元,他准备在65岁退休,预计会活到80岁。根据关于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他每年消费多少?( )。

A.¥24000 B.¥22000 C.¥20000 D.¥18000 16.在投资q-理论中,q代表( )。 A.投资除以GDP

B.资产的置换成本(replacement cost)除以厂商的市场价值 C.市盈率(the price-earnings ratio)

D.厂商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除以资产的置换成本

17.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如果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不变,货币供给增长6%,价格水平上升4%,则( )。

A.名义 GDP增长2% B.名义GDP增长10% C.真实GDP增长2% D.真实GDP增长1.5%

18.如果银行准备金率为10%,并且居民总是只把一半的钱存入银行,另一半以现金方式持有,则现金投放增加8元的效果是( )。

A.银行系统的存款增加80元

B.银行系统的存款增加80元,同时准备金增加4元

C.居民手中的现金增加40元,同时银行系统的准备金增加4元 D.银行系统的存款增加80元,同时居民手中的现金增加80元 19.面值为¥1000的两年期债券,票息率(coupon rate)为10%,当前的市场利率I=8%,则该债券当前的价格为( )。

A.¥1210 B.¥1120 C.¥1036 D.¥920 20.下列那种情况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个国家的贸易赤字( )。 A.失业率上升 B.价格水平上升 C.货币扩张 D.本币价值

答案: 1.D 2.A 3.A 4.B 5.A 6.C 7.D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D 16.D 17.C 18.C 19.C 20.B

二、问答题(前两题每题10分,第三题15分,共35分) (一)评述政治周期假说。

答:政治周期假说是解释经济周期的一种理论。政治周期假说认为,政治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政府企图保持经济稳定,实际上却在制造不稳定。为了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是在政治上,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会遭到公众反对,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转而实现紧缩性政策,也就是人为地制造经济衰退。这是政府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型的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之间的存在矛盾。

政治经济周期假说作为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的非凯恩斯和非古典理论,揭示了政治周期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周期导致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周期性,从而导致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周期假说跳出了单纯的经济框架,试图从政治等非经济角度考察经济波动,这扩展

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认识,为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但政治经济周期假说也有其局限性。经济周期根源上还是经济因素,政治周期理论夸大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随意性和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政府不能随意制定经济政策。当经济政策不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时,经济政策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其根源并不是在于经济政策本身,而是其他经济因素。

综上所述,政治周期理论为经济周期提供了新的解释,但也片面夸大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并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实证分析。

(二)在一个无政府、自由竞争、无技术进步和无失业的封闭经济中,人口具有固定的增长率n,资本折旧率为d;生产函数为Y?f(K,N),实际产出Y对实际资本K和劳动力N的边际产品递减,规模报酬不变。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结合图形证明人均产出和资本存在稳定水平。

答: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谓稳定水平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得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k?sy?(n?d)k,要实现稳定水平,即?k?0,则人均储蓄必须等于资本的广化,也就是

sy?(n?d)k

我们下面结合图形分析在满足sy?(n?d)k条件的人均产出和资本是稳定的。如下图,图中sf(k)线为人均储蓄曲线。由于储蓄率s介于0和1之间,故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具有同样的形状,都位于生产函数的下方,通过原点,且斜率为(n?d)的直线表示资本的广化,即(n?d)k项。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水平时,有sy?(n?d)k,因此在图中(n?d)k和sf(k)线必定相交。交点A所对应的人均资本为kA,人均产量为yA,这时人均储蓄恰好能够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资本和替换折旧资本而不会引起人均资本的变化。

在A点以左,sf(k)曲线比(n?d)k高,表明储蓄高于资本广化的需要。结果当经济运行到A点左侧时,就存在着资本深化。资本深化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即

?k?0,因此在A点以左,经济中的人均资本有上升趋势。最终达到kA点。在A点以右,

情况正好相反。

现在考虑经济在向稳定水平过渡时期产出增长情况。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阶段时,y和

k逐步上升。就是说Y/N和K/N向其稳态值接近。如果Y/N上升,则Y就会增长比K快,因而?Y/Y??N/N?n。这表明,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增长率高于其稳态值,随着资

本存量的深化,k接近于kA,增长率也慢下来了。同理,当人均资本下降时,产量的增长